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晚自习了,师范校园内书声琅琅。
晚上了,我们拿着书,和几个同学又来到学校西侧小树林开始背书了。
背书,同学们有坐着的,有站着的,还有边走边背着的。
张阳同学一边走一边背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俨然像个大学问家: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两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隐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仓皇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条的荒村,
董琳靠着大树,稳稳坐那儿,像个老学究,抬头晃脑,很有自信地背诵: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我站着,纳凉,不时地踱着步,背诵着《隆中对》:亮躬耕珑亩,号位《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大家背诵的兴致勃勃,这时,同学小王走来,“惟有绥滨小王与家军友善,谓为信然。”
小王背着,背着手,从我身边走过去,我还没注意他背诵什么呢,他回头问我们怎么样,像不像诸葛孔明者?逗得大家呵呵笑。
小王说,别笑,咱们背书,还得筹划钱粮啊?不能像孔乙己似的,动不动就多乎哉不多也。
家军兄,你这月的粮草还有多少了?
“哎呀,老弟你不说,我都忘了,多乎哉,不多也了?我这个月,领十四块钱的食堂钱票呢,现在还没到月底呢,大概就剩下四块多钱票了?你现在,怎么样了?钱两票还能有多少了?”
“有多少,不多也,不多也家军兄?”
“不多了,怎么办呢?咱们怎么搞的。
每月,怎么吃的那么快呀?”
“吃的这么快,家军兄我找你就是研究这儿问题呀?这么的,就能节约点。”
小王说着,就说,他观察了,上食堂买饭,半两没法买。
买菜,半分的菜没法买。
咱可以插伙买。
“插伙买?怎么买?”
“插伙买咋买?你没看咱班级的女生吗?两个人一伙。
每天,都是两个人在一起吃。”
“哦,两个人在一起买饭就能省吗?”
“这是当然了?你看呀、家军哥,比如中午去食堂打饭,食堂是大碴子干饭,咱要想吃二两半,你去打,人家食堂没法买,那你就只好打三两。
你打了三两,吃饭就可能剩下点。
可是你要是买二两呢,可能还缺那么两口。
可要是咱俩合着吃,就可以买五两了。”
“五两,半斤呗?哎呀,妈呀,小王呀?你这是真会算呀?”
“真会算?张阳,董琳,你听了,你琢磨琢磨我说的对不吧?你就说,晚上咱们学校食堂吃粥吧?吃粥,你打饭?咱要打一两,你可能还没吃饱,咱要打一两,你可能还吃不了。
要是,俩人插伙呢,就可以打三两了。
这样,两个人在一起吃饭,就能省下一两吗?
“啊,王老弟,说的有道理。
这晚上这一顿,就省了一两粮票,还节约二分钱。
这一天,两个人,吃三顿饭,做好了,就能省二两粮票了?是吧,张阳?你和董琳,你们俩不早就插伙了吗?”
“插伙了,插伙是插伙,家军,我们两插伙,没考虑那么细,主要考虑,节省时间了。
一个人吃饭,去食堂排队,需要那么长时间,两个人在一起吃饭,可以去一个人排队,这样,就能倒出一人来好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