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49 浮生甜梦3(第3页)

换言之,洋行收购茶叶是通过洋行——茶栈——内栈——茶行——茶农来完成的。

但是洋行在向茶栈收购茶叶时,照例是无需先付款的。

他们接受外国委托,再通过买办和茶栈经理人取得联系。

由茶栈送茶样到洋行,由洋行买办交给外国试茶师。

试茶师认可了,买办再与茶栈经理人议定数量和价格,由茶栈发一整箱大样到洋行,洋行核对无误,在洋行的成盘簿上记下一笔,算是成交。

此刻全部货物仍由茶栈保管,洋行既不用给付货款也不要预付订金。

等到茶栈把茶叶送到洋行栈房,拼堆打包,整船运往海外。

洋行和外商银行进行汇结,取得款项,方始开始给付货款。

可见这茶叶生意如空手套白狼,自身不担任何风险,没有洋行资金流入。

陈雪斌在世的时候,修山洋行的生丝生意已经做到欧洲美国。

他最希望的是能把中国的茶叶也销售到海外,有了茶叶和生丝这两样拳头,洋行的生意就能更上一层楼。

随着陈雪斌的去世,出口茶叶的任务自然落在陈展姚的肩上。

想做出口茶叶生意最好的突破口是在德国。

因为德商洋行在中国做茶叶出口的只有新泰洋行一家,但是他们的规模很小,根本满足不了德国市场需要。

大部分的德国出口茶叶业务掌握在了英商怡和洋行手里。

怡和茶叶部的大班名叫F.P.Lachlan,大家把他译做“来去来”

他每年四月,茶叶上市时来到中国,一直做到九月结束回国。

在向伦敦总行兜售生意后,再向德国、北非、美国兜售茶叶生意。

第二年四月再来中国,如此反复十余年。

通过这样来来去去、买进卖出,谋取巨额利润。

但这茶叶的标准好坏很不容易掌握,有时业内人士也无统一标准,所以大家常常喊茶买办就“茶糊涂”

茶叶的品质重在色、香、味,全凭茶师傅的眼睛、鼻子和口舌。

茶师在洋行的地位很高。

怡和洋行的茶师就由茶大班“来去来”

自己亲自担任。

欧美的经销商很迷信这类专家。

销往德国、美国的茶叶只要写明“来去来”

验收的,不仅价高得很,还不过验收照单全收。

“来去来”

不仅为怡和洋行评定茶叶,还接受其他洋行委托代验茶叶。

但是他为别的洋行验收的茶叶等级总要比怡和洋行的低一个等级。

哪怕茶叶出自同一个茶园也是如此。

而且,不管他为你的茶叶评定的等级为何,你总要付他佣金——货价的百分之一。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