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李信仍然面色平静,斩钉截铁道:“汉军必须来,此战必须打!”
“皇甫老贼,有不得不来的理由!”
他声音铿锵有力,眸光坚定,态度毋庸置疑。
作为统帅,最重要的就是时刻做到泰山崩,面色巍然不动的境地。
要给予手下兄弟们强有力信心,若连自己都没决心,谈何统御他人。
人心隔肚皮,李信虽然暂时统合了部分黄巾,但是真正归服者未知。
很多人只是碍于大势,不得不抱团取暖,随着出城作战罢了。
他不是波才,也没那个精力,与这些人勾心斗角。
黄巾之中不服者众,为免夜长梦多,匆匆压服其他黄巾将领后,他便带领大军出城作战。
天阴顺风,利己,此为天时。
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半道击之,为地利!
歼灭袁术所部,出师告捷,扫灭阴霾,全军士气可用,此为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得其三者,只要皇甫嵩敢来,李信便敢纵兵决战。
皇甫嵩三万九千名中央精锐,不但是豫州的剿匪主力,亦是大汉朝廷最精锐的刀锋,是为大汉四方征战的灭火队长。
只要能歼灭这部精锐,整个豫州,乃至整个中原战区,短时间内便会形成,大面积的兵力真空。
到时凭借麾下四十万黄巾悍卒,李信自可攻城掠地,横扫颖水以南,长江以北,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地盘。
可以说,此战不但决定着,中原黄巾的生死存亡,亦决定着,李信和兄弟们的前程与辉煌…
......
汉军后阵,高扬的纛旗下,皇甫嵩面色沉凝。
一名名斥候,不断打马汇报:“报,大帅,十里外贼军主力正在接近!”
“报,七里外黄巾迅速接近...”
“报,敌军前锋不足五里...”
随着情报不断被汇集,皇甫嵩内心隐隐有些不安,贼首这是在决心求战?
是什么让其如此心急,难道发现了什么,还是有什么不得不战的理由?
皇甫嵩眼眸微眯,果断下令:“传令全军,向东转进十里,驻地扎寨!”
他心中思虑,暂时摸不透贼首底细,决定战术转移,观贼军反应。
“呜呜!”
随着一道道军令传下,三万多名汉军迅速调整队形,缓缓与黄巾贼军拉开距离。
作为大汉名将,皇甫嵩迫切希望歼灭眼前贼军,却没有冒然进行决战。
一个合格统帅应该有自己的战略节奏,掌握战争主动权,至少决战之地不应该由敌人来选。
然皇甫嵩不战而撤,却惹恼了随军监事。
一名面白无须的宦官,立时跳出指责:“皇中郎,贼军就在眼前,汝不战而退,是何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