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段校长的话让耿营长听了真不是滋味,他想起了自己远离家乡也是为了躲避鬼子的杀戮,如今在这个美丽如画的江南自己又将亲历着一场不可预料的灾难,这场灾难会不会发生,他不清楚,但有一点的是出自他内心必须是要保护他们的,可万事难料,鬼子气势汹汹的杀来,绝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一想到这些百姓如果落到鬼子的手里,他就不寒而栗起来。
“段校长,刚才打走了鬼子的骑兵,我们也损失了二十多个兄弟,估计明天鬼子就会来报复,我看你们还是趁黑走,离县城越远越好,要不,找一个大户人家,让这些孩子们休息睡一觉也行。”
“那你们是不是跟我们一起走?”
“不了,我们人多,就在这些教室里休息一下,一来,可以清洗一下身体,二来如果鬼子来了,我们还可以抵挡一阵。”
段校长听耿子堂这么一说,想想答应了,忙招呼师生带上行李准备出发。
耿子堂突然想起来什么,来到段校长身边耳语了几句,段校长听了点了点头。
“卢杆,李小林,过来。”
段校长喊了起来。
段校长告诉他们耿营长要他们跟着这些学生走,开始卢杆不答应,但段校长一句话把他们说得没有话说了:“我是校长,你是我的学生,我得对你们的安全负责。
在这里听我的,跟我来,去洗个澡换件衣服,洗完后我们马上就走。”
没办法,他俩只得跟着段校长往办公室走去,段校长各自让他们选了一套衣裤,然后进了澡堂。
7与耿营长告别正离开时,耿营长叫住了卢杆,把他的大刀要了过来,卢杆不愿意,耿营长说:“没有鬼子了,你还拿着大刀干吗?就你一个人要真是碰上鬼子,你能打得过他们的枪弹吗?一连长。”
他一愣停顿了一下,又喊声二连长,让他去把卢杆手中的大刀给下了。
卢杆无奈,只好依依不舍地把刀递给了二连长,跟着段校长他们走了,一路上什么话也不说,还在惦念着那把大刀,心里窝着火,连妹妹的问话也懒得搭理。
就这样,临近半夜个个都感到疲倦时,一行人遇到了一户人家。
这是一个大户。
主人是一个老人,见这么多的人站在外面,二话没说让他们进来。
段校长吩咐男生将行李放到屋内,然后将几张晒垫搬到每人房间铺在床上,女生则打扫卫生。
段校长与房主人攀谈了起来。
“老人家,你家怎么就你一个人?”
“我儿子媳妇孙子都走了,早几天就已经奔益阳或者桃江安化的亲戚去了,我一把年纪,不想离开这个老屋。”
“这里也不是久留之地,南县已经失守,被鬼子占领了,您老人家明天跟我们一起走吧?”
老人摇摇头表示不会走。
他说:“没事,我一把老骨头了,鬼子不会把我怎么样,倒是你们还有这些伢妹子还是趁早离开,据说从岳阳出动了鬼子,从水上来的,不赶快走的话来不及了。”
段校长深思了一会,又问他有没有船可以借用一下,房主人说,船倒是有二只,但坐不了几个人。
“有就好,我们一只运行李,一只坐小孩和妇女,可以减轻负担,加快赶路的速度。
老人家,这二只船我们租用了,这是租金,等鬼子走了,我们再派人还给你。”
老人家执意不肯收,段校长还是硬塞给了他后叫来那些老师一起商量了起来。
“现在我们唯一走的方向就是往南,只有尽快地赶在鬼子到达沅江之前去益阳后就安全了。”
段校长说。
“我们的东西太多,又有小孩妇女,那得要走多少天啊?”
一个女老师说出了担忧,她自己有一个小孩,二岁半。
“船的问题我已解决了,有二只船,一只船拖行李,一只船坐女老师和女学生,我们这些男人就轮换着拉纤,肯定会快些。”
段校长安慰大家,“明天一大早起床,吃完饭就出发。”
听段校长的话后大家觉得只能这样了,再何况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好办法来想,这里湖泊交错,没有船是不行的,船是他们的希望。
他们各自散去睡觉。
段校长查看学生就睡的地方后,他睡不着,独自来到了河边。
夜很静,雨很细,水在流,树叶在风里颤抖。
熟睡的人啊却不知死神已悄悄地正在走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