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一十三章 切韵(第4页)

到“中原正音”

而相比之下,那些“乱华”

的草原游牧民族,因为语言和汉语差得太多,相互影响感染的程度就比较小,发展几百年以后,大部分游牧民族后代就干脆抛弃了本民族语言,直接去讲汉语了。

最后到了隋建国不久的开皇初年,当时有名的八个人来到当时一位著名学者陆爽家里,参加一个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文艺沙龙,主要论题就是“我大中华文化圈应该推广使用什么样的官话、国语、普通话、正音”

与会的专家学者首先达成了两项共识:第一,现代(也就是隋朝初年)人们说话的语音,不管是哪里的,都太歪曲、太猥琐、太难听、太“三俗”

啦!

用这种语音去读诗经、汉赋、乐府,好多都不押韵了。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精华都要失传殆尽啦,呜呼哀哉!

第二,那么俺们要更正推广什么样的语音呢?当然最美好的黄金时代是夏商周三代啦,尧舜禹汤那时候啊!

(此处省略复古癖们的梦话癔症三千字)只可惜三代离俺们现在太远了,语音完全不可考,那么退而求其次,俺们就去复原推广五胡乱华之前的中原洛阳正音吧!

这两项共识都挺容易就取得了,不过容易的部分也就到此为止。

下面进入“洛下正音到底如何发音”

的讨论阶段,学者们就开始斯斯文文地进行学术争论。

争论的内容恶意推想如下:

“洛下正音当然应该以南迁士族保存在金陵的音系为主。”

来自南朝的刘臻、萧该等人主张,“北朝音被胡化得太厉害了!

比如对家中最重要的男性尊长的称呼,北方人居然普遍顺从胡语,管父兄叫爷、叫哥!

汉晋时哪有这种称呼!”

“啊呸,”

来自北朝的魏彦渊、卢思道等人反对,“北方语音固然被胡化了,你南朝语音就敢保证没受吴越当地夷语沾染?你说北人呼父为爷很难听,你们南人还呼父为爸呢!

一样‘三俗’鄙陋啊!”

北音胡化,南音夷化,那么到底应该以哪种语音为正统?可能有聪明人说了——当今皇帝讲哪种语音,哪种就是正音呗,政治正确的大方向不能变。

您要是那一晚在陆爽家里说了这话,估计沙龙现场立刻就得沉默下来,各位大学者你望望我,我望望他,有的强行忍笑,有的很鄙夷地用眼光杀死你,再有脾气暴躁的,直接拎着您的脖子丢出门——一个没文化的土包子,别跟我们这儿瞎掺和捣乱了。

于是大家默默地在心里达成了第三项共识:当今皇帝大隋天子杨氏所出身的西北关陇贵族,是全天下最没文化、最土气的上层社会团体,他们的口音(关中秦音)简直就是汉胡语的杂种,议定官话正音的时候,完全不必考虑他们的语体。

怎么会这样呢?

要知道南北朝末年的时候,中华版图里主要分成了三块对峙。

南朝就是长江沿线和以南地区,北朝则以SXHN为界,分成北齐、北周两国对掐。

这三块里,文化人基本上都在南朝或者占据了SDHB地区的北齐。

占据SX关中这里的北周,本来是最弱小也最没文化的政权,可是架不住人家勇猛能打,最后统一中国当了天下之主的,还就是北周——隋——唐这一系的关陇贵族。

能打归能打,当皇帝归当皇帝,虽然关陇贵族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当了老大,可仍然是一群没文化的暴发户。

在陆爽家参加语音沙龙的这八位学者,其实每人多多少少都有在周隋当官的经历,可他们依旧以南朝遗族或北齐后人自居,这里面就没有一个土生土长的关陇文人。

文化素养这种东西,就得靠世代熏陶才能积累,有钱人一拍脑门搞“******”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