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84章 秦九韶解惑(第2页)

众人听到他的这声惊叹,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文天祥,文天祥连忙解释道:“当时赵山长曾想和那莫稽约定一年之期,原来只是想小小的惩罚他一番就算了。

不料,那帮愚蠢的太学生却不知好歹,竟然硬生生地断绝了那莫稽的生路......”

皇城司内,刚刚下朝回来的周忠见到赵旋的突然出现,脸上露出了诧异之色。

周忠站起身来,好奇的问道:“赵提点,我不是听说你被太学生给困在三台山上了吗,怎么,事情这么快就已经解决了吗?”

赵旋点头笑道:“不过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酸腐罢了,不用管他们。”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了高适的密信,递给了周忠,然后解释道:“周提举,这是今天刚刚收到的山东来的消息。”

周忠原本还想再仔细问询一下详情,但他接过了密信,目光触及信件的内容时,立即沉思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抬头看向赵旋,询问道:“赵提点,你对于李璮的这个做法是怎么看的?”

赵旋摇头道:“此事我也没有考虑清楚。

难不成是因为我军的突然反击,让李璮扛不住了,所以才肯放行郝经等人,让他们来我大宋议和不成?”

周忠想了一下道:“你说的倒是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不能排除是蒙古朝廷对李璮施压的结果。

算了,你还是和我一起去一趟枢密院,让他们去琢磨吧。”

当两人匆匆的赶到枢密院时,却惊讶的发现枢密使贾似道和知枢密事朱熠等重要的官员都不在其中。

周忠连忙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贾似道和朱熠一同向对面的中书禁中去了。

中书禁中,又名政事堂。

《宋史·职官志》记载:“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

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而此时的政事堂内,气氛却是异常的凝重。

贾似道和知枢密事兼参知政事朱熠、同知枢密事兼参知政事饶虎臣、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戴庆炣、同知枢密事兼兵部尚书皮龙荣四个军政大佬们,正共聚一室,仔细的传阅着李璮写给贾似道的信。

贾似道等大家都看过来信后,这才缓缓的说道:“各位,对于李璮的这封来信,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沉默了片刻,饶虎臣率先说道:“我认为,如果李璮真的有心回归我大宋,那自然是一件好事。

但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确定他的诚意?他会不会是别有目的呢?”

郑熠紧接着说道:“饶大人所言极是,但是李璮给的承诺,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他若是真心归附我大宋,无疑会刺激北方更多的义士举起义旗,趁着忽必烈无瑕南顾之时,我们说不定便有契机重新夺回东、西二京了。”

戴庆炣也附和道:“即便是无法收回二京,单单山东地区的归附,就已经大大的减轻了两淮地区的防御压力,而且也可以从东、南两个方向同时威逼东京汴梁。”

皮龙荣也颔首表示赞同:“不错,李璮若真能携山东之地归来,那对我大宋而言,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

我虽然也是希望他真心回归,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我看还是要做两手的准备啊。”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