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燕京治部少长官卢华红衣旗本在家中睡梦时被自己的勤务兵刺杀。
中央军驻扎燕京第五师师团长宁真旗本喝醉了酒,在回家途中遭到一伙没表露身份的军人刺杀,在护卫们的拼死掩护下,他侥幸孤身逃脱。
但不幸的是,他逃脱后的第一反应是向附近最近的宪兵处报案,他嚷嚷道:“快来人啊!
我是第五师师长宁真,刚才有人袭击我们,快出去抓住他们!”
结果,宁真惊讶的看到了几个宪兵笑容古怪的朝自己围上来,他们看起来有点面熟,身上血迹斑斑……中央军第六师师团长洗锋红衣旗本在自己家中被刺死,凶手不明。
八年前,因为杨明华叛乱而引起的燕京流血夜动乱中,帝林引远东兵入燕京,那一场不分青红皂白的血腥屠杀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屠夫”
绰号至今让人闻风丧胆。
很显然,在这八年间,监察总长有了很大的进步,对暗杀这种手段的运用,他已到了妙绝登峰造极的地步:没必要杀的,他一个也没杀;该杀的,他一个也没放过,而且杀得干净俐索,比外科医生做手术更精密,更准确。
除掉哪个人,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帝林了如指掌。
比起当年流血夜那晚三万人死亡的大灾难,这次帝林下令除掉的人少得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总共只有八十三人。
这八十三人的职业各不相同,他们中间有中央军的将领、有治部少的警官、有忠于紫川家的贵族、有燕京邮局的值班经理、有总长府机要室的传令军官、有掌管燕京城门钥匙的低级军官,还有几个连军官都不算的传令兵。
杀了这八十三人,帝林不但将中央军的高级指挥层铲除一空,使得燕京最强的一支保卫部队陷入了无力化,也暂时瘫痪了紫川家的指挥系统,使得家族的中枢无法发布任何命令。
迅猛若电的行动,精确的情报,杀最少的人,达成了最大的效果,这才是真正的专业水准——相比之下,林迪和罗明海真是两个彻底的门外汉,他们的表现连笨拙来形容都不配。
在后世的民间传说中,帝林被渲染成一位无辜而悲壮的英雄。
对这位柔弱的美男子,民众普遍抱有极大的同情,尤其是女姓们,更是充份发挥了她们天生的母姓柔情,为这位俊美将军的遭遇黯然泪下。
那是多么难得的一位将军啊,他不但容貌秀丽,才华出众,还拥有高贵的品质,像白天鹅的绒毛一般纯洁无瑕。
他击败了魔族军,保卫了国家的首都,深得部下和民众的爱戴——这真是十全十美的人物。
但可惜,就像以前历史上常发生的那样,腐朽怯弱的当权者害怕这位才华出众的将军,他们卑鄙的暗杀他,幸好,好人自有天佑,帝林奇迹般从恶毒的刺杀圈套中逃生。
被效忠的对象所背叛和加害,忠诚的帝林将军是如何的悲恸万分啊!
面对着当权者的加害和步步进逼,被背叛的美男子将军流出了悲伤的泪水。
生命与忠诚,何去何从?美丽的男子迷惘不已,他陷入了爱与忠义的伟大漩涡中。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为了正义和爱,柔弱的美男子终于觉悟了!
他挥出利剑,斩断了迷惘的思绪,华丽的悲情英雄从此身不由己的走出了一步又一步——当然,帝林大人在远东战争和燕京流血夜的那些大手笔,女崇拜者们决计是无视的。
即使看到了,她们也不会当回事,帅哥的微笑比十万个人头重要多了。
严谨的史学家对这种论调是不屑一顾的。
著名的三杰之乱,因为其过程十分混乱复杂,这给史学家们混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一百年后仍是史学家们研究的热门题材。
争论得最激烈的焦点是:三杰之乱的首倡,在燕京发动兵变暴乱的帝林,他的行动到底是迫于无奈的反抗,还是处心积虑的谋逆呢?
在短短三个小时内,通过一连串精确而凶狠的谋杀,帝林铲除了所有对他可能有威胁的人物,将燕京城彻底掌握在手中,这在古往今来的政变史上也算是创举了。
如此庞大的暗杀名单和行动计划,不可能是仓猝之间能做出的,再加上后来帝林迅猛的反击——学者们认为,帝林绝不像他表现的那么无辜,他肯定早就有了一套完整的政变计划,他和紫川参星的关系,只是谁先动手的问题罢了。
紫川参星虽然先出手,但他低估了监察总长的危险程度,没能在行动之初就动用最大力量,给了帝林反击的机会,最终一败涂地。
学者们找到了宪兵士官巴兰达的曰记本。
在曰记中,这位士官记录了那晚他的亲身经历,这是后人研究三杰之乱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凌晨两点,我和同伴们都还在营房里睡得正熟,军官把我们叫醒了:“快起来,紧急集合!”
我们立即起来整装,拿起武器就奔出了营房。
当时我们都以为不过是又一次夜间演习,谁都没想到这晚是要杀人的。
出了营房,我们都被吓了一跳,天空下着鹅毛大雪,艹场上白茫茫的一片,已经集合了黑压压的一片士兵,我们赶紧整队入列,这才察觉,气氛有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