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们肯定早知道燕京事变的真相了。
本来,帝林不是没考虑过,以监察厅的宪兵为主力,辅以远征军部队,对明辉进行一次讨伐,以此来杀一儆百,慑服整个家族。
但考虑到西北边防军是一支劲旅,西北平原广阔,万一明辉拿出他的老招式来,打不过就跑,那这场追逐仗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
监察厅的主力陷入与边防军的僵持中不能抽身的话,燕京就成了一座空城了,很难保元老会或者其他忠于紫川家的势力不会趁机夺取。
那时,监察厅真的要陷入灭顶之灾了。
而且,监察厅的幕僚们还分析了一个更恐怖的可能:即使监察厅能在持久漫长的血战中取得胜利,将明辉逼上了绝路,那他还可以干脆向流风霜投诚,向流风家借兵来对付帝林——这并非不可能,当年远东副统领雷洪和魔族王国的远东大总督鲁燕京走过这样的路,而且比起他们来,明辉还更加理直气壮:他并非叛国,而是“借兵讨逆,为参星总长复仇!”
所以,对于西北边防军,监察厅还只是停留在嘴皮上放几句狠话,并不敢真的大打出手。
威严在于令行禁止,但现在燕京摆明了不敢招惹远东的紫川秀,又制服不了西北的明辉,那这份召集令就显得很滑稽了。
总督们都在窃窃私语,观望着事态的发展。
要独个站出来与燕京作对,他们没这个胆子。
但现在既然已有明辉这样的大人物出头了,那自己躲在身后打打太极拳还是可以的。
一时间,雪花般的公文飞往燕京,总督们纷纷打报告请假,都说自己是重病在身,实在不堪长途跋涉的辛劳,恳请总长殿下慈悲,能批准自己辞职。
监察厅的智囊今西统领被气得牙都疼了。
他当然知道,总督们并非真的想辞职,他们只是以此来要挟,试探燕京的底线。
只要燕京同意他们不来参加追悼会,保准那些病得要死要活的官员们转眼间就能生龙活虎起来。
监察厅的高层也出现了意见分歧。
哥普拉、白厦、卢真等官员都认为,监察厅政权未稳,不宜对地方施压太过,最好还是先安抚总督们,把事态平息下来,曰后再慢慢收拾他们;但今西、沙布罗等人却认为,中央政权绝不能态度软弱,若是在此时退缩的话,那总督们会更加得寸进尺了,曰后更无法收拾了。
他们主张采用强硬手段,严厉镇压,杀一儆百。
其实从个人来说,帝林也是倾向于采用强硬手段的。
但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他不能不考虑其后果。
他担心,若是太过强硬,把各地的总督都推到了明辉或者紫川秀那边,那就等于帮敌人忙了。
但若要就此答应总督们的要求,好象又过于软弱了,他实在无法接受。
为了这个事,监察厅三天里连续开了五次高层会议。
会上,两派官员都在争论不休,极力阐述自己的观点,希望能给帝林更多的影响。
因为争论过于激烈,几次会议都无法做出任何决断,官员们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决定将会议延期。
七八六年一月二十曰清晨,紫川家国境线。
湛蓝耀眼的天空下,冷风嗖嗖地吹着。
地平线上,太阳已经升起,温暖着这片四季如春的土地。
虽然只是清晨,但染着冬霜的大道上早已是人声沸腾。
络绎不绝的车队正在前进着,既有向东,也有向西的。
商队连绵不断,马夫欢快的吆喝在道上响彻了一片:“得儿~架~”
行进间,不时有熟悉的商人彼此吆喝打着招呼:“x掌柜的,您早啊~”
、“x老板,您好啊!”
道边早餐店的小儿也在卖力地吆喝:“新鲜出炉的大肉包子喔,一口一个鲜!”
“美味可口的香茶啊!”
饭馆也是一家接着一家,招展的商旗和招牌在风中招展着。
这条大道是两国贸易往来的主要商路,本是荒郊野外的道路,如今早已成了热闹的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