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说:&rdo;照现在的情形,抗战下去,中国必然愈战愈弱,共产党乘机得势,日渐强大;为了防止共产党为患,非早日与日本讲和不可。
&rdo;又说:&rdo;共产党现在借汪问题,拼命宣传肃清动摇分子,和民国十五六年宣传肃清反革命分子,打倒昏庸老朽一样,目的都在分化国民党、削弱国民党。
这一点大家应该注意到。
&rdo;
他的话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响应;共产党确是对此事件反应激烈,首先是郭沫若发起讨汪肃奸会;继而有金满城大呼肃清汪派&rdo;余孽&rdo;。
不过,蒋委员长早就采取了防范的措施,透过甘乃光向汪系人士表示,处分汪精卫实在出于不得已,&ldo;平时与汪精卫接近的朋友,尽管安心工作,不可灰心,更不可猜疑。
&rdo;因为如此,彭学沛两次请辞交通部次长‐‐由于他有帮助汪精卫脱出重庆的嫌疑‐‐都被慰留了。
但汪系人士都觉何应该劝汪精卫勿为己甚,其中有一个汪精卫的广东同乡,写了一封信,请在香港的林柏生,转交汪精卫,提出7点疑问,其中至少有5点触及核心,可说是汪系人士共有的困惑:
第一、&rdo;艳电主和乃响应近卫廿二日之演说,是近卫演说之后,始有谈和的可能,而近卫演讲之前,先生已先行离渝;离渝与主和,是否两事?
第二、&rdo;如确认和谈有益国家,以先生之地位与责任言,应向中常会或国防最高会议正式提出,即使势有不许,亦可于离开国境之后,用函电向中央建议,何以艳电径行在港发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第三、&rdo;民十六,先生反对清党,清党与特别委员会,均以维护党纪为理由,以后先生对党事主张,亦多如此,致有&lso;党纪先生&rso;,之雅号,何以此次发表艳电,对于党纪竟毫未顾及?先生何以自解?
第四、&rdo;广州、武汉方相继沦陷,此时突然发表艳电,影响士气与民心甚大,结果,予敌以更大之征服机会,先生何以竟未注意及此?
第五、战不能无备,和亦非空言可致;先生主和,有无具体计划?&rdo;
这些疑问,事实上已含着深刻的分析;由&rdo;第一&rdo;点看,汪精卫与近卫早已通了款曲,&rdo;第三次声明&rdo;与&rdo;艳电&rdo;,不过是桴鼓相应的双簧;而&rdo;离渝&rdo;与&rdo;主和&rdo;,显然亦是&rdo;一事&rdo;。
由&rdo;第五&rdo;点看,汪精卫不会徒托&rdo;空言&rdo;,而是有一套计划的;而且,他不能在事先提出;一提出来,追根究底,未经党国同意,擅自跟日本军部及内阁接触,岂能逃得了&rdo;私通敌国&rdo;的罪名?
哪知就在党国元老吴稚晖亲自起草,开除汪精卫党籍的决议文发表的第三天‐‐民国28年1月4日,突然由东京发出一个谁也料想不到的电讯,说近卫内阁垮台了。
近卫的垮台,是受陆军凌逼的结果。
当&rdo;二二六事件&rdo;以后,恢复&rdo;军相现役制度&rdo;,陆军的势力急剧膨胀,驻德陆军武官大岛浩少将,与纳粹的外交主持人李宾特罗甫,起开两国外交当局,私下谈判,达成了日德两国签订防共协定的结论;由军部向广田内阁提出,在1936年12月25日正式签订,这样重大的国际新闻,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因为那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报纸读者,正倾其绝大部分兴趣于蒋委员长自西安脱险的新闻之故。
七七事变以后不久,日本派东乡茂德出使德国,外相广田弘毅表示,中日停战问题,虽请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及驻华大使陶德曼调停之中,但成功的希望不大;因而交付他两个任务:一是全力敦促德国撤回驻华军事顾问,并停止对华军火供应,二是尽快承认&rdo;满洲国&rdo;。
第二年2月,李宾特罗甫接任德国外长;正当陶德曼的调停失败以后,由于东乡的活动,德国正式承认&rdo;满洲国&rdo;,并撤回驻华军事顾问,对华禁售军火。
东乡茂德的任务,全部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