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分卷阅读216(第2页)

谁都能有希望,钮祜禄氏是彻底的没什么希望了。

这一大封六宫,几位娘娘和小妃嫔的册封典礼,也都交给礼部来办了。

所幸皇上下旨,惠妃荣妃成嫔郭络罗嫔的册封典礼是两位两位一起办的。

妃位一起办,嫔位一起办,否则礼部真的是焦头烂额了。

但即便是这样,这一整年后宫的喜事也是没断过的。

上半年的喜事落在皇贵妃和六公主这里,下半年的喜事就落在这几位的头上。

宫里也着实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

对于去岁在乌珠穆沁的惨胜,康熙心里还是耿耿于怀的。

裕亲王没能漂亮的完成任务,还让几个康熙的心腹之臣和儿子都受了伤,这显然成了康熙心头的一根刺。

不是针对裕亲王,是针对狡猾的噶尔丹。

如若放任噶尔丹继续增长势力,和沙俄勾勾搭搭的,那么将来的战事不会少,甚至等噶尔丹恢复好了还会卷土重来,那战事将是没完没了的。

nbsp;康熙想要一劳永逸。

将漠西蒙古的问题给解决了。

如此,就不会让沙俄有机可乘,更可以消除噶尔丹的有生力量,最后还能加强与漠西蒙古各部的联系。

甚至可以将漠西蒙古各部变成第二个‘漠南蒙古’。

如果将漠西蒙古各部也如漠南蒙古各部一样设盟旗制度,那么等于是大清又多了盟友,并且慢慢的可以将控制力伸到西北来。

漠北蒙古又何愁拿不下呢?

至少,会让那些蠢蠢欲动的漠北蒙古各部掂量着,不能随意袭扰大清,如此方能令这里休养生息。

之后才能更好的划定界限,与沙俄分庭抗礼,而不是要分心应付。

这边的问题暂且稳定下来,康熙才能着手继续发展海事。

否则财政国库吃紧,这些事就得留到几十年后才能解决了。

那样太慢了。

会耽误大清的发展。

康熙在收复台湾后,想的就是发展海事的同时,定下西北的安定。

西北定下,东北边境的沙俄接壤之地,就会跟着稳定下来。

如此,就还是要御驾亲征。

康熙自幼时起,就有一种一往无前的冲劲和拼劲。

到了现在这个年纪,被岁月磨砺的更加成熟稳重了,这股冲劲依然没有消解磨平。

祖宗马背上得天下,子孙们当然也要在马背上守住天下。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