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
“见越王。
越王问曰:‘夫剑之道如之何?
’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窃好击剑之道,诵之不
休。
妾非受于人也,而忽自有之。
’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
意甚幽而深。
道有门户,亦有阴阳。
开门闭户,阴衰阳兴。
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
安仪。
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
看上去好像温柔的女子,一受攻击,立刻便如受到威胁的猛虎那样,作出迅速强烈的
反应)。
布形候气,与神俱往。
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
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
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
王欲试之,其验即见。
’越王即加女号,号曰‘越女’。
乃命五板之堕(‘堕’应作‘队’)高(‘高’是人名,
高队长)习之教军士,当世莫胜越女之剑。”
《吴越春秋》的作者是东汉时的赵晔,他是绍
兴人,因此书中记载多抑吴而扬越。
元朝的徐天祜为此书作了考证和注解,他说赵晔“去
古未甚远,晔又山阴人,故综述视他书纪二国事为详。”
书中所记叙越女综论剑术的言语
,的确是最上乘的武学,恐怕是全世界最古的“搏击原理”
,即使是今日的西洋剑术和拳
击,也未见得能超越她所说的根本原则:“内动外静,后发先至;全神贯注,反应迅捷;
变化多端,出敌不意。”
《艺文类聚》引述这段文字时略有变化:“(袁)公即挽林内之
竹似枯槁,末折堕地。
女接取其末。
袁公操其本而刺处女。
处女应,即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