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样的人,会被认为是缺少善根,或者没有佛缘。
但是,业力再深重之人,只要真的能一心向善,发大誓愿,业力也能快速消除。
其极端的情况就是:十恶不赦之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就是意业为重的道理。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晚节不保,还不如老妓从良。
《玄门秘境》开宗明义,修行之人,要护正念,发善愿,行善行,以消恶业。
否则,难入玄门。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方可成就。
消业是基础,如果搞不定,修炼都是空话。
有了这个作为基础,才能荡涤尘埃,重现明珠的光辉。
修得的元神才纯正,光明。
如果做不到,也就只能练练精气神得了,三花聚顶也就是凡夫修行的极限了。
但是书中并未讲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李二狗只能自己去揣摩。
他想起了《吕氏春秋》中子贡赎人的故事: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的补偿金。
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错了。
从今以后,鲁国人将再也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
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并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子路收下了。
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许多事情,我们认为的善,其实并不一定是真善,我们认为的恶,也不一定就是真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