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皇帝话语间洋溢着兴奋,笑容满面:“一位书生孤身赴锦州,此行实属不易啊。”
一番感慨,众臣脸上泛起欣慰之光。
刘健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刘杰,虽仍只是秀才,却已是赫赫有名的状元,立下不世之功,这其中的差距,令人唏嘘。
然而,他并不心生嫉妒,只是感慨万千。
锦州十万军民得以保全,他心中石头落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不禁脱口而出:“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知行合一吧?”
“知行合一”
四字一出,暖阁内气氛瞬间凝固,众人面面相觑,神情间透露出几分忌惮。
谢迁忍不住问道:“刘公,你也知晓知行合一?”
刘健一愣,心中暗自责怪自己,今日怎么如此得意忘形,或许是过于欣赏欧阳志的缘故吧。
然而,这新学派虽非主流,却也并无大错,只是与旧思想略有出入而已。
人们皆知文字狱自满清始,大明朝廷则更注重引导主流意识。
虽有避讳,但皇家总会尽力规避,如皇帝名讳,于情于理,皆不可同字。
若皇帝名刘大,则“大”
字便不得再用。
大明虽承袭此礼法,却为免给百姓带来不便,自创新字。
皇帝自用,以至于后世,元素周期表上全是明朝皇帝所造之字。
诸如朱厚照的“照”
字,实为“火照”
;弘治皇帝的“樘”
字,加了偏旁;至于朱厚熜等,皆如此。
这些字,从前并无,全为皇帝所创。
后世元素周期表上,满是明朝皇帝所造之字,不论何元素,加一“金”
字旁便成。
然而,宣扬新学虽无罪,但作为朝廷大臣,宣扬非主流意识,终究是有些忌讳。
刘健沉思片刻,沉声道:“知行合一,老夫略有耳闻,今日信口而出,不知是否恰当。
这知行合一,可有典故?”
此言一出,众人皆觉其回答巧妙。
谢迁显然对新学派持有反感,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慨:“不过是一群年轻人凑在一起,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罢了。
礼部接到不少读书人的抱怨,都说此学坏人心术。
然‘坏人心术’一语太重,不过是年轻人玩闹,标新立异,亦属平常。
只是听说京中不少读书人纷纷前往学习新学,实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