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09章 生死关头忠心报国(第2页)

他们虽曾手握诗书,却早已将读书当作副业,或因屡试不中,心灰意冷,转而依傍自家田地,过着恬淡生活。

因此,那日吃了土豆的士绅们,留在的,多半是怀着看客的心态。

一时间,明伦堂内人声鼎沸,众人摩肩接踵。

王守仁踏步而入,宛如一道流星划破夜空,那些慕名而来的秀才们纷纷起身,向这位大儒行最崇敬的弟子礼。

其他读书人,似乎还沉浸在旧学的梦中,对他们眼中的新学说抱以冷眼。

王守仁目光如炬,环顾四周,从容坐下,开始了他激情洋溢的授课。

岁月的磨砺让王守仁变得更加成熟,威严之中透着一丝温润,他的新学理论如破晓的曙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让人信服不已。

今日,许多人是次聆听这新学的教诲,虽感迷茫,却分明感受到其中蕴藏的真理。

而弘治皇帝,这位深居简出的君主,在角落里默默注视,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似乎对王守仁的讲授并无太多触动。

或许,其他读书人会被王守仁的才学所折服。

但弘治皇帝,自幼浸淫于儒家经典,身边皆是当世名儒,任何一人站出来,都足以让他在学识上自愧不如。

他们的理论功底之深厚,他们的智慧之高,甚至不是初出茅庐的王守仁所能比拟。

因此,他对王守仁的新学理论并无太多期待。

甚至,他的心中涌起一丝失望,同理之心、大道至简、知行合一这些理念,他早已从林蒙和太子的口中略知一二,自然明白其间的价值,但作为一门学问,这套新学理论仍显稚嫩。

理学传承数百年,无数大儒不断完善其理论,岂能轻易被一个翰林,甚至一个翰林的恩师所动摇?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起身欲离。

然而,就在此时,王守仁的授课进入高潮,一位旁听者忍不住嗤之以鼻,出冷笑打断道:“王先生之言,似乎只要不知行合一便等同废物,难道读书人皆成废物?范文正公,难道也是酒囊饭袋?本朝的于少保,难道也是无用的读书人?”

弘治皇帝的脚步微微一顿,四周假扮成儒生的禁卫们也纷纷驻足。

皇帝再次坐回,笑容满面。

而王守仁缓缓抬起眼眸,望向那位提出质疑的长者。

那是一位年过四旬的智者,他静坐角落,抱臂而立,眼神中透着轻蔑。

这样的人,王守仁见过不少,这样的质疑,他也早已司空见惯。

在历史的长河中,范文正公范仲淹与于少保于谦,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宋明两代的夜空。

他们的传奇人生,跌宕起伏,却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无数读书人心中的楷模。

王守仁,那位被誉为“阳明先生”

的智慧化身,不紧不慢地开口:“你是范文正公,你是于少保吗?”

他的问题如同重磅炸弹,瞬间击中了那位自诩不凡的读书人,令他瞠目结舌,显然,他自比这两位名相,实乃天方夜谭。

王守仁紧接着抛出更尖锐的质问:“然而在这浩瀚的书海中,渴望成为范文正公,立志成为于少保的读书人何止百万,那么,这百万豪杰在土木堡的烽火之后,又留下了怎样的足迹?”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