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这次,依旧没有人听他的。
“你能认识什么老板?别瞎折腾了。”
这是村里的李大爷,他摇着头,叹息着。
“就是,你要有那本事,也不至于这么穷。”
这是赵富贵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充满了嘲讽。
李建国的妻子王芳劝他:“算了,别管了,反正也没人听咱们的。”
王芳的脸上满是疲惫和无奈,她为这个家操持了太多。
李建国却不甘心:“这是关乎村里的大事,我不能看着不管。”
他的眼神坚定,仿佛燃烧着一团火焰。
第二天清晨,李建国独自踏上了去周边企业拉赞助的道路。
一路上,春风拂过他的脸庞,但他的心情却无比沉重。
他来到了第一家企业,老板连门都没让他进,就把他打发走了。
“走走走,别来捣乱。”
李建国咬了咬牙,继续走向下一家。
终于,有一家企业的老板被他的真诚打动,愿意提供一些赞助。
“小伙子,看你这么执着,我就帮帮你们村。”
李建国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道谢。
当他带着赞助款回到村里时,村民们的态度却依然冷淡。
“这才多少钱,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赵富贵阴阳怪气地说道。
“要不是赵富贵牵头,能有这些赞助?”
张三在一旁附和着。
李建国感到无比的心寒,他不明白,自己明明是为了村子好,为什么大家都不领情。
他把赞助款交给了村委会,默默地转身离开。
公路最终还是因为资金问题停工了,成了一个烂摊子。
机器停了,工人走了,只剩下半截未完工的道路,在阳光下显得那么凄凉。
这时,村民们才开始后悔当初没有听李建国的话。
“要是按建国说的办,也许路早就修好了。”
刘大婶坐在自家门口,望着那半截路,懊悔地说道。
“都怪我们,错怪了建国。”
李大爷抽着旱烟,叹了口气。
然而,即便知道错了,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李建国说话。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到了夏天。
这一年,雨水特别多,村里遭遇了一场罕见的自然灾害,洪水淹没了大片的农田,庄稼大面积受灾。
李建国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的庄稼毁于一旦,心痛不已。
但他没有时间悲伤,他凭借自己多年的种地经验,提出了一些救灾和补种的建议。
在又一次的村民大会上,李建国站在台上,声音沙哑地说道:“咱们得赶紧排水,补种一些耐旱的作物,还能减少损失。”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焦急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