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59章(第2页)

p{text-dent:2e}

(摘自阿尔明-冯-隆的《世界大屠杀》)

英译者按:《世界大屠杀》一书刚在德国出版,《美国海军学院记录汇编》中就译载了以下引起人们争议的一章。

因为我是莱特湾战役中的一位战列舰分舰队司令,所以该刊物约我写了一篇反驳的文章。

现将其附于这章后面。

一九四四年年底我们在阿登发动的攻势,即所谓凸出地带战役,是与莱特湾之战同时进行的一场战斗。

在这两场战斗中,各有一个已经面临失败的国家在作出孤注一掷。

希特勒指望能够吓倒西方盟国,从而导致和解,这样就可以获得一个喘息的机会,去抵挡俄国人的攻势;他甚至存了一个荒唐幻想,指望英美两国会转而协助他去作战。

而日本人则希望美国人会开始厌倦远隔重洋的战争,终于愿意和谈。

作者将在本书下一章中谈到的阿登攻势,曾经害得罗斯福和丘吉尔焦急了几个星期。

这两个年事已高的战争贩子都以为德国的败局已定,但是我们却分裂了他们在法国的阵线,有一个时期还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可惜的是,由于希特勒制订了野心太大的作战计划,我们在战术上遇事掣肘,再加上西方盟国的空军力量强大,可能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要失败了。

但是,日本人却差点儿获得了一次扭转乾坤的大胜利。

那是美国舰队司令海尔赛的愚蠢为胜利创造了机会。

又是日本舰队司令栗田更大的愚蠢断送了这一机会。

莱特湾的攻防战是可供我们研究的最大一次贻误军机的事例。

各国军事人员都应当以此为戒。

政治与战争

战争是以武力实现其目的的政治。

任何军事行动,都难以超出它的政治目的;如果政治目的是谬误的,那么炮声就会是白响的,鲜血就会是白流的。

克劳塞维茨这几句平易浅显的话,可以说明莱特湾那一次近似荒唐的失败原因。

一九四四年年底,太平洋地区的政治形势是这样的:一方面,日本这个国家雄心勃勃,要在它自己的地区里称霸,虽然已被美帝国主义者无情地击败了,但是它的领导人仍旧要坚持打下去。

无条件投降,对这些武士道空想者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

然而弗兰克林-罗斯福已经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为的是要迎合他本国人民的心理,但这些人始终不曾看到一颗炸弹落在他们的土地上,他们打的是一场好莱坞战争。

既然在太平洋地区形成了这样一个政治上的僵局‐‐因为就军事上说,东条一垮台,日本人已经应当求和了‐‐就需要有一次军事上的冲击,来打破这一僵局。

每逢战争旷日持久,就会产生一些主和派:这在民主国家内是公开的,而在独裁国家内则是隐藏在统治者内部的。

每发生一次冲击,就会增强受冲击的国家的主和派。

当时日本人计划暂时退守,要等美国人打到了帝国的内防卫圈,再给他们一次毁灭性的反击。

一旦到了已经延长的补给线的尽头,靠近了日本的海空军基地,美国佬将会处于暂时不利的地位,可能在那时遭到一次惨败的打击后,他们就会接受合理的和谈。

美国人对菲律宾发动一场入侵战,其真正的用意只不过是为了面子上满足麦克阿瑟将军的虚荣,同时可以平息国内战线上的烦言。

但这次入侵却不必要地迫使菲律宾群岛上日本最强大的陆上部队投入了战斗。

美国那种可怕的无限制的潜艇战,早已使这些军队陷入困境,尽可以让他们在那里坐以待毙。

可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要回到菲律宾去,而罗斯福又要在竞选前夕演出这样一场光复失地的闹剧。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