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海尔赛解释,为什么要率领全部舰队北上,丢下海峡不管,说那是为了&ldo;使他的舰队保持完整&rdo;,那也是夸大之词。
他并不需要率领六十四艘战舰,去跟七艘战舰交战,更不需要指挥十艘航空母舰去和四艘航空母舰决战。
单凭常识也可以知道,应当是留下一支舰队来防卫海峡。
当时所有的高级司令官都以为他已经这样做了。
只是由于他的电文拟得草率不清楚,所以他们始终没觉察出他的疏忽。
将萨马岛外遭到突击一事归咎于金凯德,海尔赛的风格也太低了。
保卫圣贝纳迪诺海峡原是海尔赛的责任,再说,当时在场的人当中,他又是级别更高的海军将领。
如果说他真的要金凯德肩负这一重任,那他就应当在电报中把这一点说清楚,更好是先去请示尼米兹,而当时是有充裕的时间让他这样做的。
海尔赛在莱特湾基本上犯了拿破仑在滑铁卢所犯的错误。
他遇到了两路敌军,对一支敌军给予沉重但并非决定性的打击,此后由于一心想要打击第二支敌军,他就只肯相信第一支敌军已被击溃,对一切与此相反的证明都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栗田在锡布延海首先撤退,然后再来进攻,这正像布吕歇尔在利格尼先撤退后进攻一样。
(读者或者高兴一阅拙著《滑铁卢:现代的分析》,一九三七年汉堡出版。
)
海尔赛之所以念念不忘航空母舰舰队,那是因为他要与斯普鲁恩斯争一日之长。
自从那一次生了病,未能参加中途岛之战,他就一直感到失望。
他狂热地想要打一场歼灭航空母舰的大胜仗。
一旦战事发生,他就要亲自参与,亲自指挥。
既然当时他是在一艘战列舰上,他就要布置他的军力,让战列舰去击沉那些已经受了损伤的敌舰,赢得一场辉煌胜利,于是他就率领大队战列舰向北进发了。
罗斯福在选择麦克阿瑟与尼米兹两种击败日本的不同战略时颇费踌躇‐‐一个要使用海军横渡中太平洋进攻;另一个要使用陆军去南太平洋群岛上长征‐‐而这就招来了莱特湾的一场灾难。
海尔赛是尼米兹的僚属。
金凯德奉了尼米兹的命令,成为麦克阿瑟的部下。
入侵莱特岛一事是麦克阿瑟的战略的胜利。
而海尔赛则只想要猛追航空母舰,认为这是在执行尼米兹的战略。
一经吞下了日本人的钓铒,他就忘却了自己在莱特湾的任务;当然,我们这样假设,是认为他了解自己的任务的。
海尔赛始终不承认他在莱特湾指挥失当,只肯说回师援救金凯德一事做得不妥而已。
据他说,那次失策只是由于怒恼,并且是出于误会。
尼米兹早晨十点钟询问:&ldo;第三十四特混舰队现在何处?&rdo;据海尔赛说,他对这句话感到惊讶,因为他已经通知了大家,说战列舰队正随同他向北航行。
但是,下一个句子,&ldo;全世界感到惊奇&rdo;,好像是在故意侮辱他,使他大为恼火。
又过了很长一段时期,他才知道,原来那是译码军官加进去的一个混码。
这几句话说得很笨拙,而且如果它们都是实话,如果海尔赛确是出于恼怒,那么他做的事就更加恶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