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64章(第1页)

然而,我认为,阿尔明-冯-隆对海尔赛将军的批评也有很大失实之处。

海尔赛担心穿梭轰炸;事实证明,那并不是他强词夺理,为自己进行辩解。

十月二十五日刚开始,还不到两个小时,从吕宋岛起飞的飞机已经炸毁了&ldo;普林斯顿号&rdo;。

海尔赛担心再遭到这样的袭击,他的顾虑是对的。

然而如果他过分顾虑的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凡是做军人的,都读过(或者,应当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部书里谈到了一些颇成问题的历史与军事理论;其中有这样一个见解,他认为实际上战略与战术计划在战争中根本不起什么作用。

战争有无限多的变化,整个是一片混乱,一切全凭偶然。

托尔斯泰是这样说的。

而在战斗中,我们多数人也往往有这种想法。

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就以美国的事例为证,格兰特和斯普鲁恩斯指挥的战役说明,如果要稳操胜算,就必须先制订稳健的计划。

然而,上述的作者又指出了颇有说服力的一点,即胜利全靠个人在战场上显示出勇武精神,靠一个人在胜负未卜的片刻斩将搴旗,高呼&ldo;万岁!

&rdo;冲锋陷阵。

而这也是一条尽人皆知的真理。

在太平洋战争中,威廉-弗-海尔赛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海尔赛在莱特湾指挥失当,的确有人要叫他引退,但是当时一些权势人物坚持他是一个&ldo;国宝&rdo;,少了他不行。

这些人的想法也对。

只有一些职业军官‐‐此外再有某些高级将领‐‐知道谁是斯普鲁恩斯。

同样,只有很少人知道谁是尼米兹和金。

然而,凡是新入伍的人都知道&ldo;雄牛&rdo;海尔赛,都觉得在他的指挥下出航作战既安全又值得骄傲。

在瓜达卡纳尔岛那些黑暗日子里,他一声高呼&ldo;万岁!

&rdo;我们那些已经丧失斗志的军人重又恢复了信心,于是他们都奋勇向前,打赢了那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

十月二十五日下午,海尔赛唤我去听舰间通话。

当时我在&ldo;衣阿华号&rdo;上指挥战列舰第七分舰队,而他则在&ldo;新泽西号&rdo;上。

我们正准备率领大部分舰艇,赶回去救援金凯德。

他像一位球艺超群的四分卫领着全队反攻时那样,用雄壮和愉快的口气问我‐‐不是命令我,而是问我‐‐是否认为可以率领战列舰第七分舰队,以最大航速带头前进,去攻打中央舰队。

我表示同意。

他就派我任战术指挥,于是我们就以每小时二十八海里的速度乘风破浪前进。

我们没有碰上栗田。

栗田决定不进入海湾,他前几个小时里就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逃走了。

我们大约在夜间两点钟发现了一艘落在后面的驱逐舰,我们的护航舰艇击沉了它。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