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唱歌蹦迪,大汗淋漓之后便是冷静思考。
除了郑海鹏,没第二个同学做得到。
郑海鹏请客,姚欣怡场场不离穆桂英。
无与伦比的美丽校花,纵然跟他不是一条道上的人,郑海鹏依旧初心不改。
对姚欣怡,心悦诚服,百依百顺。
可惜,姚欣怡并不领情。
学习上的竞争,对郑海鹏毫不手软。
第一名,基本上被苏晓刚包揽。
他们接下来的四个人,在二三名上交替轮流。
偶尔,苏晓刚也会被郑海鹏和姚欣怡争先恐后排到第二、第三名,这样的机会固然不多。
在姚欣怡心目中,郑海鹏和苏晓刚来比较,她更趋向于苏晓刚。
其他几个人对姚欣怡偏袒苏晓刚,表示不理解。
比什么,郑海鹏都比苏晓刚优秀。
我指的,学习成绩例外。
姚欣怡恰恰相反,她和其他同学欣赏能力不予苟同的地方,正是学习成绩的高低。
在姚欣怡心目中,学生时代,比其他为时尚早,好高骛远。
比学习成绩才是正道,想法不一样,认知迥异。
欣赏目标,别具一格。
截然相反,姚欣怡从不顺流而下。
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姚欣怡以身作则,甘冒斧钺。
苏晓刚,很少主动与人接触。
包括姚欣怡在内,一如既往。
偶尔说上一两句,逗得哄堂大笑,虽说与郑海鹏含沙射影的夸张有直接关系,苏晓刚语言表达能力确实一般。
临近高考,摸底考试,郑海鹏第一次第一。
好景不长,过去两个礼拜,第二次摸底,苏晓刚重新站在全班制高点,关键时刻掉链子,让郑海鹏很不开心。
司机找苏晓刚话茬,拿他寻开心在郑海鹏内心里形成惯例。
苏晓刚表现出没多大反感,每一次郑海鹏邀请,苏晓刚都以自己作业没完成为借口。
每一次又因姚欣怡的死拉硬拽,苏晓刚进退两难中,被姚欣怡替他做出选择。
用姚欣怡劝说苏晓刚的话说,他嘚瑟是他的事,你不予争锋示弱,是你的一厢情愿。
做人,你有你的障眼法,我有我的回马枪,谁也用不着怕谁。
他花钱请同学们做客,为的是拿你寻开涮。
反过来,你也可以拿他寻开心啊!
你不爱讲话,又不是郑海鹏堵着你的嘴不让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