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就叫坐忘,忘掉自己是人,进入更高地认知境界。”
孔子说:“与万物同一就不再有偏好,顺应变化就不再沉溺于世俗人情,随遇而安,无论自己幻化为何物,都能顺应接受。
你果真修炼成贤人了啊!
我作为老师也希望能跟随你学习,步你的后尘。”
子舆和子桑是好朋友。
子桑生活很贫苦,子舆经常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两人苟且地活着。
连绵的阴雨接连下了十日,子舆看着天空说道:“子桑恐怕又断粮了。
唉!
这鬼天气!”
然后!
子舆便包着饭食前去看望。
子舆来到子桑门前,就听见子桑好像在唱歌,又好像在哭泣,而且还弹着琴:“是父亲呢?还是母亲呢?是天呢?还是人呢?”
声音凄惨而婉转,急促地吐露着歌词。
子舆走进屋子,问道:“你歌唱的诗词,怎么会这样:给人一种酸楚的感觉?”
子桑回答说:“我在思考?是什么让我达到如此极度困乏和窘迫的程度?为什么任凭我如果努力却无法改变呢?父母难道会希望我贫困吗?苍天无私地覆盖着整个大地,大地无私地托载着所有生灵,天地难道会单单让我贫困吗?我在寻找使我贫困的原因,却始终没有找到。
那为什么呢?我会如此极度的困乏和窘迫?我想:这大概就是命吧?”
子舆叹道:“这就是命!
当我们努力改变却无法改变,这就是命!
当一个人信命而不努力改变,结果只能被动接受事实,持续现状,这不是命,这是人为。
当一个人信命而不努力改变,结果还真的改变了。
这也不是命,这是碰巧!
命!
不以人的意志、意想的结果而出现的结果,这就是命!”
子桑哭道:“造物者用大地来承载着我的形体,让我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又用衰老来让我休息,用死亡来让我安息。
所以!
既然这样善待我的生前,也一样会如此善待我的死后。
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我又何苦抱怨命运的不公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