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8章(第2页)

&ldo;胸有大志&rdo;是吴三桂讲过的话。

这个刘玄初,自二十六岁入吴家幕府,已是四十多年,吴三桂素来敬重他,但在大事上,有很多并不听他的,头一件事发生在清兵入关之前,刘玄初便劝吴三桂早作南撤打算,让李自成与清兵先打,巧收渔翁之利,可是吴三桂不听。

到了顺治末年朝廷下诏各藩裁兵,吴三桂倒是听了刘玄初劝告,谎报明永历在缅甸境内蠢蠢欲动,不但没裁兵,而且捞了大批军饷,但不料吴三桂竞假戏真做,逼迫缅王交出了永历帝朱由榔,亲令绞死在迫死坡,一下子在天下人面前弄臭了名声,刘玄初从此气得得了咯血病;康熙六年,刘玄初劝吴三桂与鳌拜携起手来搅乱政局,吴三桂却又置之不理,坐看康熙成了气候。

这些往事,使刘玄初对吴三桂丧失了信心,他恨吴三桂太不争气了。

可是,想想反清复明光复祖业的前程,除了吴三桂,别人又都不行,又见大家都在静听他说话,便又振作起来,喘了一大口气说道:&ldo;三王实力如今都在这里,几天来的会议我也都在场,其实这就是一次竭诸候之力攻伐夷狄的小孟津会。

不过,眼下三家兵力不过五十万,粮饷虽多,却靠朝廷供应,一旦断了这粮源,立时就会显得拮据,所以马上就有什么动作是很不明智的。

&rdo;

耿精忠久仰刘玄初的大名,听他详解透彻,心里暗暗佩服,在座上略一躬身问道:&ldo;依先生看何时举事为宜?&rdo;

刘玄初神色庄重地说道:&ldo;此乃非常之举,不但关乎诸公身家性命,而且事关百万生灵涂炭!

如果举事失败,清家天下便固若磐石了!

所以心里再急,也要慎上加慎。

我们雄据云贵粤闽,占铁盐茶马之利,兼山川关河之险,先要把治下百姓生业弄好,不要光指望朝廷那几两银子过日子‐‐内修政务,外连藏回、养马练兵,结交将领。

朝廷一旦撤藩,等于授我口实,便可誓师东进,一战而胜,舍此别无良策。

&rdo;

尚之信在广东号称魔王,杀人如麻,刘玄初的这些话他虽觉有理,却认为失之过缓,不如速战速决更好,于是含笑说道:&ldo;果然好!

不过请先生留意,朝廷也在这么作,而且我们无法和他比!

去年擒了鳌拜,便立即下令停禁圈地,秋季又是大熟‐‐北方七十州免了钱粮;听说又调于成龙为河道总督。

黄淮的治理也就是眼前的事;康熙元年士子应试不足额,今年听说满京都是公车会式的举人!

他占了中央形势,时不我待呀!

&rdo;

刘玄初手扶椅背,听得很认真。

等尚之信说完,便笑道:&ldo;我说持重,是内紧外松,加紧准备,并没有说慢慢来。

朝廷的难处也很多‐‐一多半岁入拿来给了我们,又要免捐收买民心,又要治河,哪有钱来打仗?民心也不稳,黄淮决口灾民很多,北京的朱三太子也搅得很凶……&rdo;

听到这里耿精忠不禁问道:&ldo;朱三太子?我在北京怎么没听说?&rdo;

刘玄初拈须笑道:&ldo;王爷在北京出入宫禁,朱三太子怎么能光顾到你?&rdo;正说间,外头守护的将军马宝匆匆进来,双手递一张名刺给吴三桂。

吴三桂看时,上面写着:&ldo;年眷同学弟杨起隆拜。

&rdo;不由笑着对尚之信和耿精忠说道:&ldo;云南地面邪呀,说曹操,曹操到,朱三太子来了!

&rdo;大家听了不禁愕然相顾,吴三桂见刘玄初微微颔首,便从嘴里迸出一个字:&ldo;请!

&rdo;

随着阵阵传呼声,一个三十岁上下的人带着四个长随兴冲冲笑嘻嘻地跨入了列翠轩。

他手握一柄长折扇当胸一拱,对居中而坐的吴三桂说:&ldo;五华山的旧主人特来拜会平西伯!

&rdo;

谁也没有说话。

吴三桂只翻眼瞧了这位翩然而来的富贵公子一眼,若无其事地端起杯子吃了一口茶。

来人也微微一笑,就近捡了个座位,后襟一掀,前袍一撅,大咧咧地在对面坐了,毫不示弱地打量着吴三桂。

半晌,吴三桂才一字一顿地开了口:&ldo;你很放肆,你知道这五华山是什么地方吗?&rdo;

来人&ldo;哗&rdo;地打开折扇,又&ldo;啪&rdo;地合住了,笑道:&ldo;我一进门就通报了!

好吧,再说一遍详细的。

不才真名朱慈炯,化名杨起隆,大明洪武皇帝嫡派龙脉,崇帧皇上的三太子‐‐此地五华山,本是我家旧物,既无转让契约,又无买卖文书,何时姓了吴,在下倒要请教。

&rdo;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