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直到后来,曹操赞赏曹真的鸷勇,使曹真统领虎豹骑。
曹操失去曹纯之后,内心对人才的渴望愈强烈。
当初初入兖州之时,他便广招兖州名士,吸纳天下人才,如今愈感觉人才的重要性。
除了曹纯之事直接刺激曹操外,赤壁之战也间接的刺痛了曹操。
当然曹操内心也有转变,五十六岁的曹操虽然心系江东地区,但更多的注意力还是转移到了势力范围内的建设。
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所需要的人才自然与开疆辟土所需的人才不同,一个是如同荀彧的治理能臣,一个是如张辽的统军帅才。
所以,建安十五年春,曹操布了第一道《求贤令》。
全文一共一百四十五个字,总结起来共四个字,唯才是举。
这四个字在东汉末年是相当轰动的,彼时的人才选拔就只有举荐一条路,举荐的标准离不开德,而且德还排在才之前。
也就说一个人必须要有德才有可能走上仕途,否则就算是有天大的才能也不被这个体系容纳。
当然,门阀士族子弟除外。
曹操此令一出便是挑战了当时的人才评价体系,道德无用,唯才是举。
要不是曹操此时此刻有举世无双的权力,也不可能会有这般魄力,敢挑战世俗和朝廷。
尽管,曹操这种弃德唯才的用人导向并不合理,但以东汉末年混乱天下的时代背景看来,有一定的合理性。
毕竟出仕朝廷是要治国安邦,而非是大好人。
空有德没有才,无法拨乱反正。
当然,完全别开道德只说才能,那也是不可行的。
曹操这一道求贤令起到的直接作用并不明显,吸引来的才能之士并不多。
但另一个作用却是十分有效,那便是安定曹操这些年收纳的势力范围,特别是河北四州之地,给他们一个积极的事业暗示,让他们能有奋斗的目标。
另一方面也是告诉天下人士,除了大汉朝廷外,曹操这里也可以得到官职。
这对于曹操后期西取西凉,统领北方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但这一条求贤令也起到了负面效果,先前已经有人利用天狗食日明面上暗地里指责曹操犯上作乱,是大汉的贼臣。
如今曹操就布诏令,将天下的人才招纳到自己手中。
在儒家思想当中,天下的人才应当都是皇帝的。
曹操这般做就是在与皇帝抢人才,与皇帝抢天下的资源。
抢来人才做什么?
难不成就白白养着,放在府里当花瓶吗?
定然是要治理天下之用。
那些大汉忠臣之人再次站出来,指责曹操坐实了汉贼之名。
曹操尽管面上不予理睬,但内心终究是很恼火,似乎他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受到指责,都会被引导到反贼的名列上去。
一气之下,曹操离开谯县,北上邺城。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