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 有了名就该察举了(第2页)

别误会,这里的平民并不是说寻常百姓,寻常百姓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跨越阶层进入官场了。

这里所谓的平民,其实就是除了那些门阀士族,大家族之外的小范围家族。

例如,三国时期的曹操、袁术、公孙瓒、荀彧、贾诩等人,就都是通过孝廉进入仕途的。

举秀才就是指选拔优秀的人才为官。

到了东汉,为了避光武帝刘秀的会秀改名为茂才。

与孝廉相比,茂才的选拔标准更为苛刻。

孝廉由各郡推举,茂才则主要为州郡。

每年各州刺史或州牧可以在本州内推举一位茂才,朝中的三公每年可以各推举一位茂才。

东汉全国只有十三个州,再加上有推举权的司隶校尉和少数王公。

每年产生的茂才人数其实非常稀少,因此能当上茂才的大部分都是已经为官多年的现任官员,凭借茂才的出身,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普通人想要通过茂才入仕简直难于登天。

虽然全国每年也出不了几个茂才,但东汉末年还是有牛人的。

比如张昭,他并非出自顶级的名门世家,却凭着一手好字和满腹的才学,成为远近闻名的高人。

年仅二十岁,便被彭城国相举为孝廉,前途可谓一片大好。

可张昭却一点都不稀罕。

几年后,张昭的名声更加响亮,身边经常高朋满座,其中包括琅琊名士赵玉、东海名仕王朗和广陵名士陈琳,甚至连当时的徐州刺史陶谦都对张昭仰慕已久,拿出来每年仅有的一个名额上赶着将他举为了茂才。

因为数量稀少,所以朝廷对茂才出身之人往往极为重用。

可没想到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竟再次被张昭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弄得陶谦很没面子。

他认为张昭蔑视自己,因此恼羞成怒地将张昭抓了起来。

幸亏得到了朋友的帮助才得以逃脱,跑到了江东。

孝廉和茂才都是常科,除此之外,还有不定期开设的特科,最主要的特科就是贤良方正。

大部分都是在发生了天灾之后,由皇帝在学子和现任官吏中选拔能力贤良和人品方正者授予官职。

东汉末年出身贤良方正的比较着名的就是刘燕。

刘燕先是因为宗室身份做了郎中,因为不是近支宗室,所以做不大。

多年之后,刘燕才被推举为贤良方正。

从此官运亨通,一发不可收拾,历任冀州刺史、南阳太守等高官。

至于征辟,就是皇帝或官员们在社会上征召附属官员,皇帝发出的邀请叫征,官员们发出的邀请叫辟,合称征辟。

与察举制比起来,征辟就不算什么正经出身了,但好歹也是一条出仕为官的捷径。

通过征辟步入官场的名人也有很多,如董卓因骁勇好战而被当时的凉州刺史征辟为从事,刘表授大将军何进的征辟成为院属。

官渡之后,曹操以司空府的名义征辟司马懿出来做官,但司马懿却装病不去。

其中原由比较复杂,但猜测也存在征辟并非正经出身这一条。

所以曹操想要通过察举入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察举就需要有人来推举,那个人是谁成了曹操当前遇到的难题。

喜欢曹操那些事请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