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2章(第2页)

维辛斯基:不,这方面没有什么破坏性的问题,新厂是需要建的。

&rdo;

接着维辛斯基引导费多托夫考虑&ldo;指示的内容在于,现有工厂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建立新厂&rdo;。

于是费多托夫同意说:&ldo;如果不搞破坏活动的话,那末有可能少建立哪怕是一、两个工厂,当然少不了多少,但是这样可以节省一些外汇。

&rdo;费多托夫还说:&ldo;加强建设是受到经济工作人员中的党员的极大的欢迎。

&rdo;

在审讯过程中,连科研机构和生产联系不够等缺点也被宣布为破坏活动,可是我们的报刊至今还继续报导这方面的问题。

甚至连在边缘地区排除沼地的水这些工程也被宣布为破坏活动,因为这似乎是给帝国主义进攻苏联创造了方便条件。

(人民出版社译本,第197‐198页)

这么一个喧嚣一时的大案,结案的时候却是令人惊奇的宽大,没有杀一个人,主犯只判了十年监禁。

中国的鲁迅看了都觉得这样的宽大真值得写到文章里张扬,他还不知道这主犯的最后结局哩。

麦德维杰夫说:

&ldo;工业党&rdo;的领导者拉姆辛,这个&ldo;独裁者的候选人&rdo;、&ldo;间谍&rdo;、&ldo;暗害和谋杀案的组织者&rdo;却不知为什么被赦免。

监禁时他也被允许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过了五年他被释放了并授予列宁勋章。

据苏联大百科全书上说,他于1948年去世时是莫斯科热工学院的院长,这还是&ldo;工业党&rdo;审讯前他担任的职务。

(人民出版社译本,第202页)

朱正&ldo;实业党&rdo;的审判(4)

为什么拉姆辛(引文中有的作拉姆仁、拉姆津的,都一样)能得到这样的宽大呢?俄国爱德华&iddot;拉津斯基著的《斯大林秘闻‐‐原苏联秘密档案最新披露》中告诉人们:这是斯大林对于他的良好合作给予的报偿。

书中说:

斯大林本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审讯?这个主要问题过去只能想像。

现在,我在看了许多新档案后,可以一口断定:是他亲自领导这些审讯的,而且周密地制定了恐怖方案,甚至还指定了角色。

(新华出版社译本,第274页)

书中引用了斯大林1930年7月2日致缅任斯基的亲启信:

拉姆津的供词很有意思。

我建议:

把武装干涉问题,还有武装干涉的时间问题弄成拉姆津今后供词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

第一,为什么1930年推迟了武装干涉的时间?是否由于波兰尚未准备就绪?也许,罗马尼亚也没有做好准备?为什么把武装干涉推迟到1931年?为什么可能推迟到1932年?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