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0章 年的第三产业精神(第4页)

“陈暮越说越激动,”

以后咱们还要搞‘会员制’:吃满十顿饭,送一顿免费汤;介绍五个朋友来,送半只烧鸭。

还要在食堂里挂电视——别管有没有信号,摆着就是个气派!

工人干活累了,来咱这儿看看热闹,喝口冰镇汽水,就算不吃饭,也愿意在这儿待会儿——这就是‘用户粘性’!

老村长听得直摇头:"

哥哥仔村长,你说的这些太超前了,咱渔村哪有这条件?"

"

条件都是人创造的!

“陈暮一拍桌子,震得粗瓷碗直晃,”

当年咱们连电灯都没有,现在不也用上空调了?只要咱们敢想敢干,就能把小食堂做成大买卖。

我敢打赌——十年后,全中国的饭馆都会学咱们这套‘体验感’的玩法,谁学得早,谁就能赚大钱!

"

说到这儿,他突然放缓语气:"

大伙知道我为啥这么拼命折腾吗?因为我去过港岛,见过人家的服务业有多厉害。

人家一个餐厅服务员,月薪比咱们村主任还高,为啥?因为他们把‘伺候人’变成了一门学问,变成了能赚钱的本事。

咱们现在穷,没见识,但不能没志气——咱们要当这改革开放的弄潮儿,让全中国都知道,鹏城渔村的食堂,才是最懂客人的地方!

"

煤油灯的火苗突然蹿高,将陈暮的影子投在墙上,显得格外高大。

沈婉钧低头看着账本,笔尖在“用户体验感”

旁边画了三个着重号;

老村长吧嗒着烟袋,眼神里少了困惑,多了精光;

虎娃攥着一次性筷子,仿佛握着未来的钥匙。

窗外,南海的夜风裹着潮气扑面而来,吹得墙上的“用户体验感”

五个字沙沙作响,像极了春潮拍打礁石的声音——那是新时代的前奏。

陈暮知道,今天这场在煤油灯下的"

启蒙课"

,或许正在改写一群泥腿子的命运。

当大多数人还在琢磨如何种地打鱼时,他们已经站在了第三产业崛起的前夜。

未来的中国,将会涌现无数个"

渔村食堂"

,而他们,正是这场商业革命的第一批播种者。

"

散会吧。

"

陈暮吹灭煤油灯,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照亮了桌上的算盘和账本,"

明天开始,咱们先给食堂订做一万把刻字竹筷。

记住——从今天起,咱们卖的不是饭菜,是‘让客人舒服’的本事!

"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