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一节 包产到户(第1页)

朱元璋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卫所兵制,实乃吸取中国历史屯田经验,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

大明维持军队的主要开销,来自于屯田制,也就是朝廷给地方驻军提供耕地,让军户耕种,收成的绝大部分都拿来养活军人,留下一部分给军户维持生活,朱元璋对这种制度沾沾自喜,炫耀说军队自己解决吃饭问题。

按照相关记载,军户耕种土地,收成的百分之七十五都要上缴,而且上缴的数目是固定的,不管当年是不是受灾了,是不是颗粒无收了,粮食都是必须上缴的,有些军户遭受灾害之后,无法上缴粮食,只能够卖掉所有值钱的东西,凑足银两,抵作上缴的粮食,而且军队对军户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不能够上缴粮食,遭受的是最为严厉的惩罚。

军队之中的武将,只要是能够掌控权力的,几乎个个都是贪墨的,他们无情的盘剥军士,对下克扣军饷,对上谎报军士数额,套取军饷,截取到的银子全部都归自己了,更为严重的是,他们还大量的兼并土地,将朝廷划拨的耕地据为己有,根本不管军户和军士的死活,这些军官,甚至将军队也视作自身所有,专门培养数量不少的亲兵,护卫自身的安全,这些亲兵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有着一定的战斗力。

这完全是逼着军户得过且过,甚至造反。

李壹对刘健、李东阳、谢迁以及张永和高凤说出了自已的忧虑。

五人闻言顿时沉默不语。

刘谨就是在军屯土地上栽了跟头,与这些中低级军官(既得利益者)争利,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要改革就必须先试点,李壹要有自已的“小岗村”

和“深圳”

宣府卫分左、右、前三卫。

每卫五千六百人。

整个宣府屯军达一万六千八百余人。

一定要徐徐图之,万不可操之过急。

要知道:在错误的时间执行正确地方针也是一种犯罪。

李壹打算通过这五个人宣传自己的主张,先在朝野上下引起争论。

然后从局部入手,树立一个榜样(试范点),进一步推广“包产到户”

、降低税额、多劳多得的人性化生产和分配模式,用几个“五年计划”

彻底扭转宣府卫的生产经营状况。

让军户有肉吃、有新衣穿。

令其不愿再逃亡,真心实意地为大明屯田守边。

这五个人听傻了,毕竟让这些人一下子接受二十世纪的施政纲领,不是那么容易。

“李贤侄!”

李东阳沉思了半天,终于出了声:“说了这么多,你核心意思其实就是——.——耕者有其田、多劳多得这两层。”

李壹闻言不禁暗自佩服,李东阳不亏是大明首辅,眼光与胸襟不作第二人之想。

一念及此,李壹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十分同意他的观点。

“呵呵!”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