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可是,我能怎么办啊?”
最终,她用哭腔嘶声大叫。
观察到对方的神情变化,朱祁钰就知道,自己赌对了。
果然,有时候,所谓野史,并非空穴来风。
.......
关于英宗生母问题,在史学界是存在争议的。
关于明英宗并非孙太后所生,《明史稿》、《明史》都认同这个观点。
不过,《明书》和《明实录》中,却无记载,而是简单的一句话“宣德二年十一月,生英宗皇帝”
。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清代故意抹黑大明编修的史书,能信?
有道理!
!
!
那明末史学家查继佐写的《罪惟录》,以及正统天顺年间学者王锜(1432-1499)写的《寓圃杂记》呢?
【“宣宗胡皇后无子,宫中(一云纪氏)有子,孙贵妃攘为己子,遂得册为皇后,而废胡为仙姑。”
——《寓圃杂记》】
众所周知,《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史书,在许多人眼中,肯定比清修《明史》更有信服力。
就连中华书局出版的《明史》,编辑部的出版前言都说了“《明实录》是一部原始史料,内容当然比《明史》详得多”
。
所以,就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清修《明史》就是一本彻头彻尾的野史,完全不可信。
不过,身为史学生的朱祁钰,不管是不是野史,都有研究价值,他也是机缘巧合才发现这个秘辛的。
《明史》与《明实录》有部分出入,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不至于全篇错误。
换种角度想,怎么没人质疑仁宗并非徐太后所生,宣宗并非张太后所生?
无论朱祁镇是谁生的,始终都是朱瞻基的血脉,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要抹黑,也应该抹黑英宗并非宣宗亲子,岂不是更为劲爆?不应该针对一个后宫女人呀。
捏造一则“认贼作母”
的故事,反倒是给明英宗的命运增添一份悲情色彩,这算哪门子抹黑?
放在当年,太后居然不是皇帝生母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怕是没有一个史官敢写吧?
朱祁钰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过来试探,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如此一来,许多事情便可说得通了。
......
前世的朱祁钰分析过史料,他从最极端的角度思考。
首先,张太皇太后对胡善祥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