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此话一出,震惊朝野。
......
其实吧,在此之前,朝堂就传来北疆军情急报。
先是,守备偏头关都指挥使杜忠上奏:“瓦剌虏寇欲来犯边,其势甚众。”
朱祁镇没有冲动,只是让兵部发文,催促正在轮休的山西都司官军,限定在七个月之内,抵达关隘防守,并且让杜忠操练两班官军,抵御贼人。
随着一条条军情急报传来,朱祁镇终于按捺不住。
或许是听到了也先的召唤:“朱桑,大草原的萨日朗花,要开了。”
不管文武百官曾经有什么矛盾,现在都一致的站出来,劝诫皇帝不要御驾亲征啊。
为什么?主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是考虑到皇帝的安全,战场瞬息万变,真不是玩过家家的儿戏。
其次,他们也不想去呀。
明初朱棣、朱瞻基都曾经御驾亲征过,每次都带着一群文武百官出门,你不去也得去!
估计皇帝是想让群臣见识一下他的英明威猛。
群臣倒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小小瓦剌,轻松拿捏。
他们是觉得,自己一把年纪的,随军出征岂不是要了老命?待在京师不好吗?非要跋山涉水?玛德,很好玩吗?
那么问题来了,瓦剌真的很弱吗?
只能说,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简单介绍一下瓦剌的崛起之路。
朱元璋一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灭了元朝,不过,余孽逃亡北方,又建立起北元政权。
也先的爷爷马哈木,正是北元太尉浩海达裕之子,因为他老爸被当时的大汗误杀,大汗内疚,于是将马哈木封为丞相,并且把女儿嫁给他。
为什么明朝没有出兵灭了北元呢?因为他们表现出臣服,马哈木多次派遣使臣前往明朝贡马,请求册封。
永乐七年,马哈木被封赐顺宁王,太平被封赐贤义王,秃孛罗被封赐安乐王。
永乐八年,马哈木又来上贡马匹谢恩,称他知道元朝皇族余孽在哪里,请求明军攻灭他们,永绝后患。
于是,朱棣御驾亲征,击破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大军。
永乐十年,马哈木自己带人去攻打本雅失里,自立答里巴为汗,称“瓦剌”
。
他上书朱棣,提出许多过分的要求,要人要武器等等。
朱棣不叼他,大骂“瓦剌骄矣,然不足较。”
然而,狼子野心的隐藏,只是一时的。
等到永乐十一年,瓦剌使臣理直气壮的说,我们瓦剌人有许多亲戚在甘宁地区,明朝快将这两块地还给我们。
朱棣一怒之下,在永乐十二年,再次御驾亲征,一路杀到土剌河。
不得不说,马哈木确实当得上一代雄主,正是他将瓦剌骑兵升级成为具装骑兵的,实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