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9章 这个领导不靠谱2(第2页)

他发现成都这座古老的城市人口众多,街巷纵横,但就是条条街道都太狭窄了,于是一声令下,大搞拆迁。

十几天后,奇迹出现了,成都城内的主要街道都变成十几丈宽,五十名骑兵齐头并行毫无妨碍,并且路面笔直,平坦如砥。

这就是传说中超凡的拆迁能力,难怪后世的一些地方政府,评估干部的领导水平,其中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就是拆迁能力。

当然,街道两旁不少的房子都被强行拆毁了,造成了成千上万的市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也只能是为了大局而在所不惜了。

闲话少说,现在的老万岁张献忠正忙得团团转。

他下令将蜀王府邸扩建成皇宫,以王府正殿为承天殿,皇宫前面的一排平房就做为官员们五更等候上朝的朝房。

他任命足智多谋的汪兆麟为左丞相,新招降的四川绵州进士严锡命做右丞相,养子张可望(本姓孙)为平东将军,张定国(本姓李)为安西将军,张文秀(本姓刘)为抚南将军,张能奇(本姓艾)为定北将军,这就是大西国赫赫有名的“四将军”

同时封大将王尚礼,冯双礼,白文选,刘进忠,王自奇等人为都督。

相比李自成,张献忠没有那么多创新(他的兴趣不在这里),仍然照搬明朝政府六部的旧体制,可安排六部尚书人选时却很费了一番脑筋。

工部尚书王应龙是延安府制造弓箭的工匠,跟随张献忠征战多年,是一位忠诚的老战士,吏部尚书胡默,刑部尚书李时英则是在湖北参加农民军的知识分子,共过患难,而另外三位尚书,兵部龚完敬,户部王国宁,礼部吴继善都是就地取材,任用的四川降官。

分析张献忠的任命决定,我们发现,大西国两位丞相中安排了一位四川人士,六位尚书中四川人也占一半,对于四川本地人,大顺皇帝张献忠还是比较看重的,他希望争取当地官绅对大西政权的支持。

当然不少四川官员也给张献忠面子,并不都像刘之渤,沈云祚那样顽固不化,坚贞不屈。

既然逃不了,张献忠又正在分官任事,按部就班的建设政权,四川的官僚们都“以为暴雨之后,云收雾散,将见太平,又闻献忠有勇有为,能任国事。

于是一班官吏均出任事”

(《圣教入川记》)。

进士出身的成都知县吴继善是最积极主动的一位,成都城墙刚刚被崩塌,他就左手拿着官印,右手携着娇妾,拦在张献忠的马前请求投降了。

张献忠高兴地将他收入军营。

还有个读书人,是前明一位大学士的儿子,名叫刘裔盛,也投顺了农民军,被张献忠委以重任,并允许他回老家搬取家属。

他的妻子王氏倒有些骨气,指着刘裔盛的鼻子痛骂:“你想做贼官,我可不想做贼妻!”

说完噔噔噔跑进内室上吊自杀了。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