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更令他心惊的是,百姓眼中没有对"
贼寇"
的畏惧,只有对治下者的信服。
三、夜话交心
是夜,林冲邀赵破虏登望海楼。
月光漫过梁山泊,点点渔火如散星落湖。
楼下传来纺织声,隐隐还有孩童啼哭——是"
织工坊"
,收留无家可归的妇人,教她们纺织,所得按工分折算口粮。
"
将军可知,这八百里水泊,三年前还是一片荒滩?"
林冲斟酒,酒坛粗陶,却刻着"
民本"
二字,"
我们修水渠,垦荒田,建学堂,不为别的,就为让百姓知道,这天下并非只有官府能管民生。
"
赵破虏摸着酒杯,杯沿有细微缺口:"
你本是东京教头,食君之禄,为何...?"
"
食君之禄,当为百姓谋。
"
林冲突然盯着他的眼睛,"
可如今的朝廷,在做什么?赵构偏安江南,权臣卖官鬻爵,黄河决口三年不堵,淮西百姓易子而食,这就是你效忠的君?"
赵破虏捏紧酒杯,指节发白。
他想起去年在淮南路,见过官吏将赈粮倒入河中,只为抬高粮价;想起自己的副将克扣军饷,却给枢密院送礼时说"
治军有道"
。
"
忠君爱国,"
林冲放缓语气,"
不是忠于某个人的龙椅,而是让百姓能老有所依,小有所养。
将军可曾见过,在梁山治下,连瞎子都能在耳报房替人传话谋生?"
楼下传来笑语,两个盲眼少年互相搀扶着走过,腰间挂着竹牌,上书"
耳报生王二、李四"
。
赵破虏突然想起自己瞎眼的老父,在汴京街头乞讨时被恶吏鞭打,最终冻毙于巷尾。
四、镜鉴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