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辽王眼中闪过惊恐:“你……你竟能看透天命?”
林冲忽然明白,大辽系统依赖部落武力,而自己的“人道系统”
却与民生绑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扯下耶律德光的狼头令旗,换上绣着红薯藤的杏黄旗:“天命在民,不在狼神。”
幽州百姓打开城门时,看见的是推着粮车的宋军。
林冲亲自捧着新蒸的红薯馒头,分给缩在墙角的老幼:“辽人征粮,我军屯田;辽人驱民,我军安民。
”
他指着城墙上新贴的告示:“凡愿垦荒者,每亩赐盐薯种三斤,耕牛一头;读书识字者,可入幽州书院。”
第六小章双城联防计
占领幽州的第十日,林冲在城楼上召开军事会议。
地图上,塘沽与幽州用红线相连,中间的“无棣屯田区”
被标成绿色。
“大宋若偷袭,必走河间府;方腊若来犯,需过山东丘陵。”
他用银枪尖敲着“马颊河”
的位置,“我已命朱升在河岸布下‘地听网’,每十里设烽火台,用红薯粉制作防水信标。”
更妙的是“双城互援”
策略:塘沽港的水师可沿海河直入幽州,而幽州的骑兵能通过改良的“冰陆舟”
在冬季踏冰南下。
林冲让工匠在马车底部安装铁制滑板,试验时竟能在结冰的河道上日行三百里——这是从系统奖励的“踏云术”
中获得的灵感。
“报!
大宋童贯率军二十万进逼河间!”
探马的急报打断了部署。
林冲却不慌,转身对柴进笑道:“你带五万商队北上,用红薯干换大辽的战马,就说‘林将军愿与天祚帝共分宋土’。
”
他知道,大辽若闻宋兵压境,必不会坐视幽州落入宋人之手。
第七小章粮道绞杀战
童贯的大军在河间府滞留了七日,因为后勤线突然出了问题。
林冲早让孙二娘的“红薯娘子军”
扮成民妇,将掺了泻药的红薯干卖给宋军粮商。
当二十万大军闹起痢疾时,飞虎军的骑兵正沿着马颊河奔袭,用改良的“神火弩”
烧毁了宋军的粮草囤积点。
“林教头好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