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章 打回原形(第4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白色斑点,就是古代的粘合剂留下的痕迹,叫糯米灰浆。

4000多年前,古人就学会了烧制石灰,把石灰、糯米糊等材料混合调配,就能制成糯米灰浆这种无机物与有机物相结合的强力混合胶。

这种粘合剂粘性强、强度高、防腐、经久不坏,能把石块牢牢地粘在一起,是古代建筑行业里最常用的黏合剂。

但在壁画的修复中,它却有着致命的缺点:易干!

可能刚把下部涂完,之前上部涂抹的粘合剂,就已经干掉,失去了粘性。

而且,如果没有控制好用量、涂抹不均匀的话,壁画刚粘上墙时看不出什么问题,但过一段时间,就会因为黏合力强度的不均匀,发生干裂、起壳的现象,无法做到严丝合缝。

于是,翟家先人就想出了“草尖滴灌”

这种注入黏合剂的奇特方法。

先在需要上墙的壁画背面泥块上,根据壁画的大小和泥块厚度,挑选长度和粗细合适的茅草,茅草长度比壁画长出一指。

然后,再采用合适的间隔,均匀地贴上纤细的茅草。

草尖和壁画底部平齐,而草根部位裸露在壁画上沿,根部最好超出上沿一指。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不涂抹黏合剂,直接把壁画固定在墙上。

这个时候,再用黏合剂顺着草尖,一滴一滴把黏合剂注入到壁画和墙壁之间,用茅草的草尖作为引流之物。

由于壁画和墙壁之间的空间极小,茅草又特别纤细,滴灌下去的黏合剂,就会迅速均匀布满整个空隙。

而且,完全不需要等到粘合剂涂抹完毕再上墙,而是一边上墙一边滴灌式涂抹,这样做,粘合剂将会非常新鲜,不会干掉,粘合力也会达到最大值。

当我在那本《翟氏营造之法》上看到这个方法的时候,简直叹为观止。

古人的智慧太强大了!

简单、平凡的工具和思路,就能解决看似无解的难题,造就不平凡的结果。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