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无相大师点点头,说:“民国时期,这唐代佛像虽保存完好,但无奈金身尽褪,成了真正的泥菩萨。
当时的主持空崆大师,很想为佛像重塑金身,无奈佛光寺地处偏僻,香火不旺,再加上外面战火连绵,人心惶惶,即使四处化缘,也没筹来塑金身的钱。
就在这时,有个大善人过来瞻仰古寺,极其喜爱这佛光寺的唐代古建,对佛像的残破也黯然神伤。
巧的是,这位大善人正好是位工匠,他当即答应,亲自带队修复这寺中佛像,分文不取!
空崆大师喜出望外,彻夜长谈几日后,亲自将这施主送出庙门,待他准备好器具、人力再回来。”
无相大师说到这儿,叹了口气说:“可惜,这位大善人离开后,两三个月都杳无音信。
空崆大师每日清晨都心怀希望亲到庙门守候,每日黄昏又带着失望回到住处。
五个多月后,空崆大师本已不抱希望,打算再出去化缘修佛的时候,那个大善人带着队伍回来了!
他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这寺庙修葺一新。”
听无相大师说了这么多废话,我有些着急,我只想知道这童子的来历。
什么时候进入正题啊?
见无相大师谈兴甚浓,我又不好直接打断,只好耐着性子听他说完。
“工程结束后,这大善人果然像他承诺的一样,分文不取。
验收佛像的时候,空崆大师就发现,大势至菩萨身旁怎么多了一个童子!”
到关键了,我连忙竖起耳朵。
“那大善人说,修复善财童子的塑像时,一时技痒,就仿着善财童子的形态、相貌重塑了一尊,不过,在表情和动作上完全不一样,以示区别。
他说,这三组三世佛的造像,释迦摩尼和弥勒那两组塑像,左右都有童子,而阿弥陀右侧的大势至菩萨却没有。
中国建筑讲究对称,这佛教造像虽不讲究,但对称起来气势更显大气磅礴,所以,他就加了这个童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原来,这童子是民国时期的匠人重修的,难怪我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缺少的是唐韵。
“空崆大师虽念及这大善人是免费修缮,不想驳了他的一番好意,但此举涉及宗教尊严,空崆大师也义无反顾地指出,这样不妥,还是拿掉吧,与佛教规矩不符。”
“那为什么还在这儿?”
我非常好奇,既然主持都发话了,为什么还一直延续至今。
无相大师笑了笑,说:“想不到这位大善人,不仅是位手艺精湛的工匠,还是位在佛学研究上颇有造诣的高人。
他引经据典,指出大势至菩萨其实是有童子的,只是声名不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