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骂他能看到什么啊?他能给我变着花样说你,夸一百句不重样。”
“你不知道他刚去落风门的时候瘦成什么样,谁也不理,拿着根拐杖当宝贝。
我也不知道,是后来听误尺道人说的。”
“他就为见你那天活,好好吃饭,刻苦练武。”
花忘鱼顿一下方道,“路濯没和我说过皇宫里的事情。
我只是看着都觉得生气,他那模样哪里是个皇子啊,跛着腿和路边的小乞丐比惨。”
赵应禛先是想起那日皇帝说赵九在他去边疆后在太和殿前跪了好几日。
后来记忆才开始回溯,叫他想起那几根拐杖。
第一根是在晋京找人做的,第二根是他在庆州的时候学着雕的,第三根是他在元宵时新送给对方的。
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即使是他亲自做的也不是,最多算个用心的赔礼。
别人有的东西,赵应祾都没有得到过,所以就这么点甜头便能叫他一直抱着当了不起的珍宝了。
赵应禛觉得不值当,胸膛无端生起找不到宣泄口的愤怒,最后连一句凭什么都问不出来。
花旌没看他,自顾自道,“误尺道人缘何为他取名‘路濯’?取字‘劝规’?”
一是愿他长路可有行处,往昔皆过,以清涟濯疾苦,祓除灾痛。
二便是劝他早回头。
劝他莫再望向你,莫再渴求你,莫再爱你。
赵应禛心下震颤,如长根尽断,剧痛余韵难耐。
劝规,劝规。
规是伦理纲常,是万物因果、百般禁忌。
是他那日跑到无忧宫前透过女人砸得模糊的血肉看见一树桃花开。
母亲问他,那为何要救它?
是的,总是错的。
他以为负赵应祾那一程是错,殊不知早不可回头。
他俩一道错罢,一道下地狱。
“我知晓无人有资格劝你,但你就当我偏心,自私想要帮赵应祾一回。”
花旌最后道,“你就当路濯求你,求你别离开赵应祾。”
“可好?”
赵应禛没答话,因为那日复一日出现的梦魇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它是一只断翅的蝴蝶、一只被箭射中的鸟、还有……六岁的赵应祾。
母亲确实问过他这样一句话,在她尚在世的时候。
他那时年幼,还是每日调皮玩闹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