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薪火未绝,前路虽遥,微光已在彼岸点亮。
---
**数日后。
**
“尘寰”
号内部的时间感变得模糊而粘稠。
维生系统维持着最低限度的循环,空气带着一丝金属和循环液混合的沉闷气味。
昏暗的应急灯光下,林墨背靠着一个翻倒的储物柜坐着,身前摊开一张用破损隔热布临时充当的“黑板”
,上面用烧焦的金属棒划着几道轨迹和一些星辰符号。
他的学生只有两人:小豆子裹着保温毯,依偎在秦雨薇身边,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孩童的清澈,只是深处多了一丝经历风暴后的沉静。
秦雨薇则坐在一个工具箱上,充当着助教和记录员的角色。
“看这里,小豆子。”
林墨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在压抑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用金属棒指着“黑板”
上一个代表“尘寰”
的光点,又在极远处点了七个几乎看不见的小点。
“我们现在在这里。
这七个点,是星灯感应到的‘路标’,它们非常非常远。
就像……就像你在村口,能看到对面山坳里老槐树顶的喜鹊窝,但要真正走到那里,得翻过好几座山,趟过小溪,还要走很久很久的田埂路。”
小豆子用力地点点头,目光紧紧追随着林墨的“笔尖”
。
“我们现在没有能‘翻山’的引擎了,”
林墨的语气平静,没有任何抱怨,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星梭只能像水里的树叶,顺着看不见的‘水流’——宇宙里的空间本身在缓慢移动的方向——往前漂。
所以,我们得知道这‘水流’的方向,还要知道怎么‘看’到我们的‘路标’有没有变近。”
他拿起一块从破损传感器上拆下来的、勉强能用的光学棱镜碎片,对着舷窗外一片稀疏的星群。
“看到那三颗排成钩子一样的亮星星了吗?它们就是我们的‘参照物’。
我们每天……嗯,按飞船时间算,每过十个维生循环周期,就记录一次它们在我们舷窗视野里的位置变化。
再结合星灯……嗯,就是你怀里那个宝贝灯灯,它虽然很虚弱,但它心里装着那七个‘家’的方向。
它每次‘心跳’(指星火微弱闪烁的波动)时,我们感觉到的‘家’的方向有没有稍微偏左或者偏右一点点?偏了,就说明我们的‘漂流方向’歪了。”
林墨放下棱镜,目光转向小豆子怀中的星灯,眼神变得格外专注:“小豆子,你是离灯灯最近的人。
老师需要你,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小导航员’。
你要仔细地感觉,每次灯灯的心跳,你心里觉得‘家’在哪个方向?是更靠近我们左边肩膀对着的星星,还是右边?或者,是觉得它好像……更亮了一丁点?哪怕只有头发丝那么细的一点点感觉,都要告诉老师或者雨薇姐。
这感觉,就是我们在茫茫大海上看到的灯塔的光!”
小豆子的眼睛亮了起来,一种被赋予重任的使命感让他挺直了小胸脯。
他低头看看怀里的星灯,又抬头看看林墨,用力地、认真无比地“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