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林墨脸上没有丝毫责备,只有温和的笑意。
他伸出手,宽厚的手掌轻轻覆盖在小豆子握笔的小手上。
“别急,”
他的声音如同溪水流过卵石,“笔要这样握,像握住一只温顺的小鸟,松紧要得当。
落笔时,心要静,眼要定,手要稳。
感觉这河泥的软硬,感觉笔尖滑过的阻力……”
他带着小豆子的手,在沙盘上缓缓移动。
这一次,那条线虽仍显稚嫩,却已有了笔直的雏形。
小豆子眼中瞬间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就是这样!”
林墨松开手,鼓励地拍拍小豆子的肩膀,“记住这种感觉。”
棚屋内安静下来,只剩下桃枝笔划过湿润河泥的沙沙声,如同春蚕啃食桑叶。
孩子们或跪或坐,埋首于自己的小小沙盘前,神情专注得近乎虔诚。
他们笨拙地、一遍遍地描摹着那个最简单的“一”
字,描摹着点、撇、捺。
歪斜的线条,不成形的墨点,深浅不一的痕迹……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引来同伴间无声的眼神交流和小小的得意。
林墨静静地坐着,看着那一颗颗低垂的小脑袋,看着那些在沙盘上艰难却执着生长的稚嫩笔画,守护核心印记深处那枯竭的空虚感,仿佛被一种更加温润、更加坚韧的力量缓缓填补。
这力量不是源于星辰大海的浩瀚,而是来自眼前这方寸沙盘上萌发的点点生机。
师道启明,不在惊天动地,而在此刻沙盘上艰难描绘的第一笔。
他偶尔起身,走到某个孩子身边,俯下身,大手轻轻覆盖上孩子握笔的小手,低声指点着运笔的力道与方向。
那专注的侧脸在星灯温暖的光芒下,如同古卷中走出的传道者。
秦雨薇坐在角落的草垫上,膝上摊着一本用旧账册空白页和炭笔装订成的薄册。
她没有参与习字,而是在林墨的授意下,尝试整理记录一些基础的文字和算学口诀。
心灯印记的光芒温润流转,指尖的炭笔在粗糙的纸页上留下娟秀的字迹。
她的目光偶尔掠过那些埋头习字的孩子,掠过林墨温和指导的身影,掠过梁上静静燃烧的星灯,眼底深处,那因古井净尘而残留的一丝凝重,也在这片宁静的学境中悄然化开,沉淀为守护的暖意。
“林老师!
林老师!
看我写的!”
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是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