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赵通也是知道朝廷形势的,衣冠南渡,延续晋朝国祚,虽然定都建康,但严格来说,彼时晋朝中坚力量,都是以北人为主。
司马家出身河内,南渡时倚仗的是王庾苏郗几大出身北地的家族,连带现在建康的官话,都是旧都带来的洛阳官话,朝廷还颁布政令,士民在公共场合必须说洛阳话。
之前建康多用的是吴语,但如今经过数十年和洛阳话融合至今,已经和中原通语相差无几,连带附近地区的吴语也变化不少,反倒是隔岸江北的西州寿县等地,吴语更加纯正些。
这自然也曾引起过当地家族的不满,但彼时的丞相王导,即王谧的祖父,手段相当圆滑,其喜用吴语和吴郡世家对话,在尊重对方的同时,也拉拢了不少江东士族人心,让晋朝得到许多江东士族支持,从而为延续晋朝打下了基础。
而琅琊王氏,也就此迈入顶级士族的行列,且排行首位,其他家族都难以望其项背。
但之后王敦之乱对王氏声望打击极大,从而被其他家族赶上,尤其是当今如日中天的桓氏。
桓氏在桓温的带领下,拿到了王氏因内乱交出的军权,掌握了朝中大部分军力,从而成为了这十几年间的北伐绝对主力,风头一时无两。
之后王氏为了避嫌,渐渐不再涉足军政,影响力有所下降,但仍然是顶级士族门阀,而这样的路线,也让他们仍受朝廷器重,占据了很多清贵职位,成为了大家族联姻的首选。
毕竟北伐是有风险的,让家族女郎嫁给个不会出事的高门子弟,也是个绝佳的选择。
经过周平这一番提醒,赵通这才想明白了不少,自己先前还是想得太好了,王谧这种大族子弟,哪是赵氏这种只比寒门强点的士族所能肖想的?
不仅如此,要是前几年两边的事情真的成了,赵氏真的有能力卷入顶级士族之间的争斗中去吗?
说不定建康城中某个大人物动动嘴,赵氏就要被连根拔起了!
想到这里,赵通悚然而惊,下座拜道:“君言如金,我是鬼迷心窍,差点陷家族于祸事啊。”
周平摆手,示意对方回座,“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但王郎若和赵氏联姻,两边说不定终生只能在丹徒蹉跎了。”
“倒是将来王郎飞黄腾达,赵氏还有走出去的可能。”
“但我听说,兄这几年,似乎没有在其身上押注啊?”
听到这里,赵通脸色更是垮了下来,当初丁角村那些当地士族,看到那王郎对自己女儿有意,却故意不点明其中关节,明摆着是坑自己一道,真是群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