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难不死有后福,幸福只在粗茶淡饭间。
谢谢他的朋友们,左邻右舍,王县令、朱山人、不期而至的崔县令、高刺史,多亏他们的馈赠,诗人得以安居,为后人留下不朽的诗作。
&ldo;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rdo;想想他洒扫庭院、竖着耳朵听敲门的模样吧。
诗人如此幸福,我们几乎眼含热泪。
请看他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二: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位黄四娘,身份不详。
唐代尊称女人,通常用娘字,有些还用大娘,比如善舞的公孙大娘。
称呼排行,则为男女皆用的尊称。
后世沿用,比如怒沉百宝箱的江南名妓杜十娘。
杜甫一生崇拜诸葛亮,在成都,自然要拜访武侯祠。
他写《蜀相》,令其他赞美诸葛亮的诗人望尘莫及。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老杜闲居草堂两年多,佳作有如锦江春水。
他加以总结,自己做自己的评论家:&ldo;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rdo;浑漫与:非常随意。
莫深愁:写诗有如花自开鸟自啼,不用发愁。
陶谢手:陶渊明谢灵运的运思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战乱未停,杜甫避居西南,心情格外闲适。
他是个老实人,感觉到什么就写什么,他是写实派,更是感觉派。
诗人忠于自己的艺术直觉,而不是后人套给他的某些公式。
不直接写战乱,不等于他没有牵挂,有《恨别》为证:&ldo;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rdo;杜甫自视为洛阳人,他怀念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大白天在床上看云,天空中布满亲人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