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062章 新机枪太厉害(第3页)

“轰~~”

鬼子又开始大炮,套路很老套,但就他娘的管用。

守军根本没有任何可以克制的方法。

这种完全一边倒的仗,真是太过憋屈了。

许三扛起枪就跑,他想起教员的论游击战。

在这样的不对称情况下,硬刚鬼子不是不行,就是全要用人命去填,极其不明智。

而且还有一个事情,就是为什麽总是守着南京城的外围?

难道守军这麽多将军,没有人知道巷战可以减少两军之间的实力差吗?

特别是自己从後世过来,直到苏联通过斯大林格勒6个月的城市防守,取得了巨大的战果,成了他们反攻的转折点。

可为什麽我们的南京保卫战就这麽拉胯?宁愿在外围死磕,而城里几乎不做抵抗?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

但自许三站在雨花台,俯瞰不远的南京后,他就明白,不是守军不聪明,而是这里压根就没有斯大林格勒那样的条件,即使他们愿意打巷战,那也是毫无用处的。

首先体现的就是建筑物,庞大的木质结构房屋,只需要一把火就能让人无处可藏。

还有就是日军围三缺一,仅留北面可以让守军逃跑,但那里有长江。

要知道,在水路上,鬼子的优势可是更大的,只要他们一封锁,那就可以变成四面合围。

没有支援的巷战能打多久?

要知道斯大林格勒可是各占一半的,双方都能进行重武器的对垒。

相比较南京城区的木质结构建筑,难以形成坚固防御点的弱点。

斯大林格勒多为砖石工厂建筑,他们还提前将城市改造为堡垒,训练了大量的狙击手小组,还有密集配置反坦克枪丶迫击炮小组等等,为巷战做了诸多准备。

另外就是国内环境,苏联当时是上下一心,高度集中的,我国守军这边多是松散结构。

但归根结底里面还是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工业实力。

我国那个时期的工业实力实在是太弱了,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几乎什麽都要购买,无法支撑起重武器的需求。

所以,在南京开展大规模的巷战来拖住鬼子20万大军,外加海空支援,那是极其不现实的事情。

就算初期打得好,也就是几天的事情。

这也就是,南京沦陷后,只有少数一些残馀士兵,在无组织的情况下,自发的做一些反抗活动。

巷战是需要条件的,在那个时期,没有经历工业时代的我国,其实任何城市都经不起长期巷战。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