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0章(第2页)

又是八个字,说尽渊明一生。

他感伤地说:&ldo;使汝等幼而饥寒…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之内皆兄弟之义。

&rdo;

长子陶俨是早逝的前妻生的,其余四子,为翟氏所出。

陶俨二十三岁,幼子陶佟十五岁。

五个从小干活的孩子,一个长年操劳、面带菜色的妻子,渊明的酸楚可想而知。

然而这封家书,基调是硬朗的,目光是向上的。

所有责备渊明不应该辞掉官职的人,当闭上他的尊口。

渊明的选择,乃是勇士所为。

他所坚守的,不是什么狼性虎性,是人性。

他写《咏贫士七首》,其中有几句:

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

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

他写古代的七位贫士,有知识有操守方为&ldo;士&rdo;。

咏贫士,表明他的坚决。

孔子的孙子子思,到卫国去传播老师孟子的思想,穷困潦倒,一个月吃了九顿饭。

渊明的目光投向这些&ldo;固穷&rdo;之人,其内心昭然若揭。

后来苏轼贬到海南,也是饿肚子,饿得头昏眼花了,急中生&ldo;智&rdo;,发明&ldo;阳光止饿法&rdo;‐‐希望将太阳的热能直接转化为体能。

《有会而作》又说:&ldo;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rdo;菽是豆类总称,渊明羡慕吃粗粮,哪敢奢望大鱼大肉的美味?

要命的是,渊明对美味,并不陌生。

渊明晚景,一年不如一年,但也不是过不下去。

家里没死人,他还有酒喝,写下不少传世之作。

时值皇权更迭,外面打得昏天黑地,刘裕称帝,掉过头来杀功臣,渊明不屑一提。

他有政治热情,但不写政治讽刺诗。

他写《感士不遇赋》,讲明是追随司马迁和董仲殊。

他读《史记》,读了几十年,对敢于傲视汉武帝的司马迁心向往之。

他们同为刚烈之士。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