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说来说去,他还是被权力所规定。
这种理解模式,源于形而上学的主、客体分离,把生命拆解开来。
倒不如动用直觉,尽可能瞄准这个鲜活的、呈喷射状的生命形态。
斗胆说一句:关于李白的评论文章,还是少读为妙。
一再重版的名家选本都是好的:它们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大量基础性的工作,让我们这些受惠者对前辈学人心怀感激。
李白的&ldo;梁园十年&rdo;,物质生活不如&ldo;安陆十年&rdo;。
他也不攒钱。
唐玄宗给他多少钱,史料不载,大概不会少。
他盖酒楼、找神仙花去大半。
漫游也是要花钱的,虽然常有官员馈赠。
他现在的身份是李翰林,做过皇帝和贵妃的红人。
如此身份,官员们摸不清他的底细,宁可高看他。
他的一些赠诗,不妨理解为以诗换钱物。
后来渐渐不行了,随着李翰林的光环日益减淡,给他资助的人少了,他埋怨说:&ldo;故人不相恤,新交宁见矜。
&rdo;
他游到新平(陕西邠县),几乎身无分文。
勉强能填饱肚子,御寒的衣服却成了问题:&ldo;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
&rdo;
他游回东鲁,像一头疲于远征的狮子回到它所熟悉的林地。
鲁郡有个刘长史,送他一点丝绸,他感恩戴德:&ldo;鲁缟白如烟,五缣不成束。
临行赠贫交,一尺重山岳!&rdo;
挥金如土的李翰林,已经自称贫交了。
区区一尺鲁缟,竟然重于山岳。
而在韩信的故乡淮阴,他深夜投宿,饱餐了一顿,就把对方比作救济过韩信的漂母:&ldo;暝投淮阴宿,欣得漂母迎。
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
&rdo;
他干大事的理想未能实现,却安慰后辈儒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