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1章(第2页)

唐玄宗曾经往那儿跑,现在杜甫对它寄予莫大希望。

次年春,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草堂落成,这就是着名的杜甫草堂,眼下在成都,与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齐名。

有个表弟叫王十五的,在蜀中做官,他资助杜甫。

高适在离成都不远的彭州做刺史,也常来草堂走动。

杜甫有了一些朋友,朋友们赠树送花,草堂收拾得很舒服,一派勃勃生机。

杜甫这个人,一旦有了喘息之机,快乐就来照面,诗心随之萌动。

且看他描绘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陶渊明懂得植物的&ldo;朦胧的欣悦&rdo;,杜甫也懂。

诗人总像是自然的情人,细腻地欣赏她体会她,不会去算计她掠夺她蹂躏她。

汉语的自然二字,深藏祖先智慧,它的源头性的含义为:是它本来所是的那个样子。

这在当下的重要性、紧迫性不言而喻。

草堂邻近乡村,杜甫写道: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碁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驱此外更何求。

碁局:棋局。

敲针:用石头或小锤子把针弄弯曲,制作渔竿在锦江钓鱼。

杜甫在成都,靠朋友资助度日。

老妻幼子皆自在,不复为柴米操心、因饥饿啼哭。

何谓好日子?眼下就是好日子,一家子,一个都不少,还有吃有穿,有庭院,有&ldo;锦江春色来天地&rdo;,有&ldo;无赖春色到江亭&rdo;,有&ldo;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rdo;……

一位崔县令前来草堂拜访,杜甫喜出望外,写《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飱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细读杜甫这些在成都写的诗,真为他感到高兴。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