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倏忽起坐,眼泪噗噗如疾雨。
陆游的记梦诗多达百首。
爱国之情怀,岂是唱高调。
心爱的北国,心爱的女人,一辈子魂牵梦绕。
十二世纪的六十年代初,对皇帝,对陆游,都是命运的转折点。
五十七岁的宋高宗不得不让位给养子。
他曾有个独子,死了,南渡后又不能生育。
龙椅上他听到金兵就心惊肉跳,于是赶紧叫太子担大梁。
三十六岁的太子登基,是为宋孝宗。
高宗退位后又做了二十几年太上皇,每日花销巨万。
孝宗早请示晚汇报,尽孝为先,国事为后。
宋廷等于有两个皇帝。
高宗与嫔妃厮混,变尽法子要恢复性功能,四肢忙碌,大脑迷糊,但国家的重大决策,还得听他在酒池肉林中用鼻腔表的态。
孝宗出身卑微,尽管也姓赵,与皇室沾点亲,祖辈却只是北宋时的一介县丞。
宋高宗选他做太子,看中了他卑微的心理特征。
老皇帝为自己谋划,可谓精细、实用。
孝宗资质本不错,既有理想,又有修养。
从哲宗到徽宗、再到高宗,几个皇帝的流氓习气到他身上踪影全无。
他颇似宋神宗,胸有大志。
做太子十余年,勤于读书,比如精读了卷轶浩繁的苏东坡全集。
这样的人当皇帝,自然想要有一番作为。
孝宗改元隆兴。
起用张浚为右丞相兼大都督,统帅军队。
朝廷主战的声音忽然大起来了。
于是有了隆兴元年(1163)的张浚北伐,却打得很别扭,先小胜后大败,十天就结束了,史称南宋&ldo;儿戏般的十日战争&rdo;。
两员大将在前线不和:邵宏渊自恃有太上皇做后台,拒绝听命于主将李显忠,导至金兵反击得手。
宿州战役,宋军被打得丢盔卸甲。
李显忠退至符离集。
朝廷有两个声音,直接影响前线。
北伐也不占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