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接触罗盘的刹那,海量信息洪水般涌入他的意识——
这不是导航工具,而是一台用星象运作的量子计算机。
永乐年间的工匠们用青铜齿轮和磁针,阴差阳错地复现了二十三世纪的时空定位算法。
"
原来如此..."
赵莽的钨丝右眼流出银色液体,"
倭寇袭击沿海不是为了掠夺,而是在收集足够多的明朝文物,准备在2345年发动——"
"
文物战争。
"
工匠接话的同时,六条触须全部刺入清和号甲板,"
未来世界发现,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品能稳定时空裂缝。
而万历年间中国沿海的文物,共振系数最高。
"
鬼面首领突然突破漩涡束缚,宝石右眼投射出巨型光刃斩向清和号。
赵莽的绣春刀自动迎击,刀刃上《永乐大典》的文字如锁链般缠住光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种时空技术在这个节点激烈碰撞,整个海域开始出现"
重影"
——现代集装箱船与明代福船的虚影交替闪现,天空中同时出现北斗七星与人造卫星的轮廓。
盲眼工匠的机械躯体开始崩解,露出内部精密的青铜构件。
他最后一条触须指向清和号的主舱:"
赵莽,记住密码是海内存知己..."
二、铁册密码
赵莽的太阳穴突突跳动。
《铁册密码》是戚继光抗倭时编写的密电本,但眼前这些坐标的排列方式,分明采用了21世纪的拓扑加密算法。
他猛然想起父亲书房里的那本《闽海纪要》,扉页上有张居正的批注:
"
倭寇夜袭时,海面会先结冰。
"
当时只觉得是文人夸张,此刻回忆起来却毛骨悚然——那是量子引擎低温超导现象!
"
滋啦!
"
青铜左臂突然插入投影,纳米级氧化铟锡电路与海图发生量子纠缠。
光幕上新增了十二组数据:
-11处倭寇据点的地下结构图(均呈现克莱因瓶拓扑)
-暗礁区的声呐扫描(显示人工开凿的量子谐振腔)
-潮汐异常记录(与2024年上海某实验室的粒子对撞周期完全吻合)
最骇人的是某处暗礁的剖面图——岩层中嵌着半截沉船,船壳钢印赫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