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锦衣卫密档中只记载了"
硝七硫二"
的比例,却缺失了最关键的水媒催化之法。
而今,琉球女子购买的"
海心硝"
与妈阁庙爆炸案中的硫磺残渣,恰好能补全这一环。
"
这不是巧合。
"
沈墨盯着手中的硝石样本,"
有人在重组火龙出水,而且——"
他猛然抬头,"
他们准备在海上使用。
"
——三方争夺
倭寇的"
喷火妖船"
已装配龙首铜炮,只差最后一步——将普通火油替换为"
火龙出水"
的配方。
司夜阑家的账本上,赫然记录着上月秘密采购的"
琉球火油"
,而运送的船只,正是三日前失踪的那艘商船。
与此同时,白莲教也在暗中行动。
妈阁庙废墟中找到的莲纹铜管,内部构造与火龙出水的喷射装置惊人相似。
他们需要的,或许只是最后一种催化剂——楚红药手中的海心硝。
——最后的火种
沈墨站在蓬莱阁顶,远眺海面。
迷雾中,三股势力正在逼近:
1.倭寇的喷火妖船——船首铜龙大张其口,等待最后的燃料;
2.白莲教的莲舟——甲板上堆满硫磺桶,信徒们吟诵着"
无生老母"
的经文;
3.独臂女子的孤帆——她的船上,十桶海心硝静静陈列。
夜风骤起,浪涛翻涌。
沈墨手中的白牌突然发烫,镜面映出一行燃烧的小字:
"
火器之终,不在铳炮,而在执火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