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猛地将检测报告摔在案上,纸张边缘的破损处,还粘着前线将士的血痂。
这场看似针对军工标准的改革,实则是张居正精心设计的政治棋局。
考成法本是他整顿吏治的杀手锏,如今将"
甲胄厚度≥2.5mm冰淬工艺达标率"
等具体指标嵌入其中,等于用官员的乌纱帽为军备质量上了一道"
铁锁"
。
他深知,晋商与工部的利益勾结盘根错节,唯有将技术标准转化为政治考核,才能撕开贪腐黑幕。
当新规颁布的消息传出,日升昌票号的密信在京城官员间飞速传递。
晋商代表王云帆带着厚礼求见,却被张居正拒之门外:"
回去告诉你们东家,若是甲胄质量不达标,日升昌的算盘珠子,迟早要被我一颗颗掰下来!
"
与此同时,徐光启带着工部匠人在宣府校场日夜测试,用三棱镜、磁石和硝石池,将冰淬甲的科学原理一一验证。
随着考成法的推行,地方官场的风向悄然改变。
山东巡抚亲自督造甲胄,在给朝廷的奏折里附上详细的锻造日志;宣府总兵将冰淬甲的样品送往京城,箭头撞击甲面迸出的火星,在奏章上烫出焦痕。
更关键的是,这场改革斩断了利益输送的链条——半年内,五名工部郎中因甲胄考核不达标被革职,日升昌的非法账簿在抄家时被查获,账本里的"
甲胄采购"
条目,竟与萨尔浒阵亡将士的名单惊人吻合。
然而张居正比谁都清楚,这不过是开始。
他在给戚继光的密信中写道:"
军备之腐,根在吏治;考成之法,不过剜肉疗伤。
"
当寒风再次掠过长城,冰淬甲的寒光在月光下流转,这些凝结着科学智慧的甲胄,不仅是抵御外敌的屏障,更是张居正向腐朽官僚体系发起的挑战——用精密的技术标准,丈量大明王朝的生死存亡。
2.守旧派的激烈反弹
文华殿内,檀香混着焦灼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户部尚书王国光的象牙笏板重重击在丹陛上,惊得梁间雀鸟扑棱棱乱飞:"
陛下!
张居正将甲胄工艺纳入考成法,分明是本末倒置!
农桑赋税才是国之根本,甲胄制造岂能用考成法强令推行?"
他身后,工部官员们随声附和,蟒袍下藏着日升昌票号的银票,在掌心捂出层层汗渍。
晋商代表王云帆早有准备,膝行上前时涕泪横流:"
冰淬之法需开采磁石、烧制硝石,又要搭建寒霜棚,劳民伤财!
民间已怨声载道,称朝廷为了奇技淫巧不顾百姓死活......"
这番说辞半真半假,实则是日升昌暗中操控磁石价格,再将成本暴涨的黑锅扣在改革派头上。
徐光启握紧藏在袖中的《淬鉴图》,看着对方颠倒黑白,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守旧派的攻势环环相扣。
他们搬出《大明会典》中"
军器制造依祖制"
的条文,指责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