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老矿工粗糙的手掌里,躺着块小银石,是昨夜银石消散时留下的碎片,石内仍能看见细小的矿脉,像片凝固的银河。
她摸了摸腕上的银镯,知道这场关于白银的隐秘战争还未结束,但只要《熔岩祭器》的智慧还在,只要有人守护着天地之精的正道,再多的伪装与阴谋,终将在月光下显露出原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船行至300海里处,林砚之站在船头,看着水师打捞起第一箱失踪的白银。
银锭上的鹰徽已被海水侵蚀,露出底下自然形成的银纹,像极了银石里的矿脉图。
她突然明白,父亲让她寻找的从来不是奇石,是让白银回归本位的公道——就像这座火山岛,终将被硫磺与海浪涤净罪恶,在太平洋的晨光里,露出最本真的模样。
硫磺印记
赵莽的指甲掐进望远镜的橡木边框时,火山岛的晨雾恰好撕开道裂口。
他看见三个赤膊的西班牙人正将银锭扔进岩浆裂缝,银块接触1200℃熔岩的瞬间,迸出的不是火星,是淡蓝色的火焰,那是硫磺燃烧的特有的颜色,与"
银钞同盟"
截获的走私银锭上的焦痕完全一致。
"
纯度99.9%。
"
大副老陈递来块银样,边缘的结晶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
比咱们的官银提纯技术高了三成,但这硫磺结晶...就像给银子盖了戳。
"
赵莽摩挲着银样上的结晶。
那些细小的针状晶体嵌在银纹里,形状与他在辽东见过的硫磺矿标本如出一辙。
更关键的是,结晶的分布规律——呈放射状从银锭中心散开,这是高温熔岩快速冷却的典型特征,普通熔炉根本烧不出这种印记。
"
把《火法炼银考》拿来。
"
他转身走向船舱,靴底踩过甲板的积水,倒映出火山口的烟柱。
那烟柱在晨光里泛着诡异的银灰色,老陈说像"
银子在哭"
,此刻赵莽才惊觉,那是高纯度白银与硫磺蒸汽混合的颜色,浓度远超正常火山喷发的数值。
舱内的油灯晃动着,照亮古籍上的烫金标题。
赵莽翻到"
熔岩炼银"
章节时,指尖突然顿住——插图里的银锭与截获的走私品分毫不差,旁注的小字写着:"
火山热熔炼银,利在精纯,弊在硫嵌,其痕如星芒,可验"
。
字迹是父亲的笔迹,墨迹边缘还留着硫磺侵蚀的焦黑,这页纸显然是从长白山火山考察笔记里撕下来的。
"
同盟的探子没说错。
"
老陈指着海图上的红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