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赵莽望着远处正在下沉的走私船,突然明白:无论是可见光还是紫外线,信号的本质都是对规律的运用,而掠夺者永远只能模仿形式,学不会其中的智慧。
“银帆号”
的银帆重新升起,在阳光下泛着紫外线特有的光晕。
赵莽将银币放回罗盘,发现低汞银币的表面多了几道划痕——那是紫外信号留下的永久印记,就像文明在自然规律中刻下的密码,永远不会被风浪抹去。
海面上的硝烟渐渐散去,露出清澈的蓝色。
赵莽知道,这场用紫外线进行的隐秘战争,不过是银矿密码战争的延续。
而最终决定胜负的,从来不是武器的锋利,而是对光、对汞、对宇宙规律的理解——这才是《幽灵银帆》和《羽蛇密码》真正要传递的智慧。
第二章汞蒸气的频率武器
雾扰频率
台风的漩涡里,赵莽的指甲掐进低汞银币的边缘。
第三枚西班牙走私船的银桶在巨浪中崩裂,银灰色的汞蒸气立刻在潮湿空气中弥漫,像团活着的雾,所过之处,罗盘的铜轴发出刺耳的嗡鸣——银币反射的信号频率从450赫兹猛地跳到600赫兹,原本规律的脉冲变成杂乱的尖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导电雾!”
老陈的声音被风撕碎。
这位福建老水手见过汞蒸气在雷雨天的诡异:“潮湿空气让汞分子电离,变成导电的雾团,信号频率肯定会乱!”
他指着分光仪,原本稳定的靛蓝色光斑此刻像受惊的鱼,在镜片上疯狂窜动。
走私船的信号果然乱了套。
他们用高汞银币拼出的“请求支援”
符号,在导电雾里变成扭曲的折线,边缘的硫化银结晶被电离的汞分子腐蚀,冒出刺鼻的气味。
赵莽看着对方的了望手举着望远镜手忙脚乱,突然笑出声:“他们连汞蒸气会改频率都不知道,还想玩信号战?”
他立刻下令:“释放三号舱的汞粉!”
船员们将密封的陶罐砸向船舷,少量汞粉遇水化作轻烟,在“银帆号”
周围形成薄薄的导电雾。
赵莽调整银币角度,让反射信号穿过雾层——频率虽然升到580赫兹,却保持着规律的脉冲,就像给信号裹上“伪装衣”
。
走私船的回应变得歇斯底里。
他们显然收到了紊乱的信号,却分不清是自然干扰还是人为操控,只能用更多银币拼出更复杂的符号,结果在导电雾里变成更混乱的噪音。
有枚高汞银币甚至被电离的雾团吸附,牢牢粘在船帆上,像个可笑的银色补丁。
“给巡逻船发‘围而不攻’。”
赵莽用四枚低汞银币组成菱形,在导电雾中校准频率。
虽然频率升高,但脉冲间隔严格遵循《羽蛇密码》的节奏:短-长-短-短,这是只有同盟船才能识别的“乱中有序”
。
老陈举着改良的分光仪,镜片上的滤光层能过滤电离干扰,将580赫兹的信号还原成清晰的符号:“巡逻船收到了!
他们在打信号弹回应!”
红色的信号弹在导电雾里炸开,像朵短暂的花。
走私船终于意识到不对劲,开始向雾团开枪,试图打散导电介质。
但他们不知道,汞蒸气的扩散速度远超子弹的射程,越是射击,雾团扩散得越广,信号失真得越严重。
有艘船甚至冒险升起纯银帆,结果银帆在导电雾里变成巨大的天线,反而吸来了更多电离汞分子,连船桅都开始滋滋冒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