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1章(第1页)

当时中原和华北的许多血性汉人,借科举或从军,打入敌人的内部伺机而动。

辛弃疾是否属于这类汉人,也无考。

可考的史实是:辛弃疾再赴燕京应考的第二年,他就在济南南面的山区,拉起队伍同金兵干起来了。

这里边饶有深意。

从落榜到起义期间,有两个背景:祖父辛赞去世;完颜亮发倾国之兵南侵,后方空虚,义军蜂起。

很可能,辛弃疾早就有了抗金之心。

两度赴燕京,他仔细观察地理打探敌情,后来都写进了他的军事论文。

拉队伍的细节也丢失了。

济南的山区、平原,辛弃疾打了一年多的游击。

为什么细节会丢失呢?恐怕与南宋朝廷对北方&ldo;归正&rdo;人员的审查制度有关。

有些事,豪放的辛弃疾也终身不讲。

当时山东境内,最大的一支义军的首领名叫耿京。

辛弃疾考虑到自己的队伍势单力薄,便去投靠耿京。

两军会师,合成数万之众,声势浩大,与中原义军遥相呼应。

辛弃疾在耿京手下任&ldo;掌书记&rdo;,掌管文书和帅印。

从1125年女真入侵中原以来,女真人肆意欺负汉人,大搞种族压迫,让文明人做他们的野蛮统治的奴隶:任意霸占汉人的土地和房子,逼汉人下地耕种,他们坐享其成。

他们操汉人的祖坟,并以此为乐。

他们抢东西,辱斯文,强奸妇女……其种种恶行,几十年成常态,足以写成书。

而北方汉族多豪士,一旦有人拉起旗帜,登高一呼,响应的汉子少则百人,多达千人。

农民放下锄头拿起刀枪。

辛弃疾能在短时间聚集两千余人,原因在此。

辽阔的沦陷区,英雄起四方。

辛弃疾投靠耿京不久,却发生了一件事。

有个叫义端的花和尚,偷了耿京的帅印朝金兵的营寨跑去。

这义端和尚也曾是小股义军的首领,被辛弃疾拉到耿京帐下。

花和尚吃不了山区的苦,暗通金兵,窃帅印连夜逃走。

耿京大怒,拿辛弃疾问罪。

辛弃疾向耿京立下了军令状:不追回帅印,甘愿被处死!

辛弃疾带了一哨人马疾追义端,追到金兵营寨,杀退金军猛将,生擒义端和尚。

花和尚跪地求饶说:&ldo;辛大将军,你面如青兕,你力大能拔山,将来定有大造化……你饶了我吧!&rdo;

辛弃疾不由分说,手起刀落,义端身首异处。

青兕是古代的一种猛兽。

比老虎略小,奔势如豹。

义端吐出的这个词,向我们勾勒了辛弃疾二十多岁时的外貌。

后来宋廷的官员在背后议论他,说他心如铁石、&ldo;杀人如草芥&rdo;,不宜掌大权。

这种议论在南方籍的官员中颇有市场。

却也透露出北方汉子辛弃疾的英雄气。

1161年金主完颜亮挥师南下,被他的部属完颜雍杀死在扬州。

完颜雍当上国主,因南侵受阻,后方不稳,不得已而北撤。

这样一来,中原、华北沦陷区的各路义军都受到威胁。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