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章(第2页)

电子游戏最终所抵消的,是生活中千差万别的敏感性。

它的根据维系在小小的&ldo;瘾头&rdo;上。

瘾头是吸走生命的瘾头,它的扩张就是生命的收缩。

仔细回想一下,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正常的小孩儿能同时敏感多少活生生的东西啊,意绪、印象、感觉,几千种是保守数字。

当时也没人去数,去愚蠢,去消灭事物的&ldo;上手性&rdo;,去粗暴拆除日常生活的模糊边界。

物种的多样化,人的多样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决定性的字眼是&ldo;慢&rdo;,而不是快。

民间艺术,精英文化,生活意蕴,都是缓慢成形的,犹如自然界的所有奇观。

我们不能只见光速之快而忽视宇宙演变之慢。

人类蹦蹦跳跳,也许上帝常发笑呢。

快与慢的辩证法,我们应当学着思考。

中国的审美传统乃是几千年点点滴滴积聚而成,她的价值是恒定的,永载教科书。

现当代社会的一大功绩,是让这些珍贵的、不可替代的东西集中亮相。

下一步,则是让珍贵本身&ldo;显现&rdo;出她的珍贵,她的骄傲与荣光;显现出她对中国人的当下与未来的审美指引。

这个指引,是朝着传统与现代的缓冲地带,并最终消灭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分割。

传统在当下,赢得了在新的历史上重新成为传统的契机。

上述种种,或可归纳几条。

一是:审美的高度即生命的高度。

审美观照就是生存观照。

古代文人,与其说他们是先有生命体验然后才去谋求表达,不如说他们是在表达中抵达了生命体验。

比如李煜,如果他不写那些词,他是没有相应的生命体验的。

体验之为体验,有两个运动方向:强化和细化生命的感觉。

类似李煜的遭遇的君王,像陈叔宝、孟昶、宋徽宗,他们之所以不能成为李煜,就因为他们不能抵达李煜的生命体验。

而李煜的&ldo;抵达&rdo;的唯一途径,乃是杰出的汉语艺术。

相似的遭遇,迥异的体验。

没有汉语艺术对生命-生存运动的高度提纯,就没有李煜的具有唯一性的生命体验。

&ldo;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一行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rdo;没人来,但是词句向李煜蜂拥时,生命之体验来了。

体验具有&ldo;上手性&rdo;,遭遇则是&ldo;现成在手&rdo;。

狗之将屠也哀嚎,却嚎不出&ldo;亡国之君哀以思&rdo;。

杜甫李白李清照曹雪芹,谁不是这样呢?海德格尔让欧美思想界为之折服的短语:&ldo;生存达乎语言&rdo;,也许包涵了这层意思。

中国古代文人,在生存中达乎汉语。

语言高于生存。

或者说,生存是在语言的弹性框架内展开着的生存。

这个现象学式的颠倒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使&ldo;回到事物本身&rdo;成为可能,使语言艺术与生命体验的二元分割有望消弥。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